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电子档案助推机车检修系统化

2007-08-09 来源:人民铁道报 作者:李祥国 王建胜
本文摘要:湖东电力机务段在实行机车检修制度改革的同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在机车检修过程中建立了“电子档案”,实现了机车检修的系统化。 这个段
湖东电力机务段在实行机车检修制度改革的同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在机车检修过程中建立了“电子档案”,实现了机车检修的系统化。
               
    这个段是大秦线上唯一的动力牵引单位,共配属机车576台,其中大秦线主型机车SS4型电力机车385台,DJ1型电力机车20台,机车担当线路长、牵引重量高。为大秦线重载增运提供质优量足的机车,成为这个段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提高机车检修效率和职工作业效率,该段各检修车间责成调度组长专人负责,运用微机建立Excel专用表格,把每日需入库检修的中修、小修、辅修机车和临抢修机车、整备机车、技改机车的车号、运行公里数、技术状态、故障处所等情况及时输入微机,同时在表格内注明每一台机车所在的股道位置、主要承修班组、机车到位时间、职工作业时间、计划交车时间等内容,并于每日8时30分前利用投影仪和电子显示屏在会议室和小修库内向职工及时明示,让各班组的职工清楚当日作业的范围和重点,合理把握作业进度,确保按时按点交车。
               
    这个段大力推行“问题型”工作法和“精细化”管理法,细化、量化了每位管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标准要求。各检修车间由微机室专人负责,把每日车间管理人员和质检员深入一线、深入班组,开展机车修程“零公里”检查发现的机车质量问题及时输入微机,为每台机车建立包括问题部位、现象、原因、处理和销号情况等内容在内的“电子病历档案”,次日由质检组组长在机车修程会上通报各类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同时,他们还将机车“电子病历档案”中的典型问题印制成学习资料,利用班组学习时间组织职工学习,让职工们在作业过程中相互提醒、相互卡控,认真落实工艺标准,提高机车检修质量。
               
    这个段技术科和各检修车间在每月末都会把本月机破机车和临抢修机车的维修时间、上次修程、故障现象、问题原因、定责班组等内容及时录入微机,并按照故障原因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出主、辅、控三大电路、电子部件、走行部等各主要部件发生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坚持对症下药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整修措施,并于次月初利用直方图的形式在质量公开栏向干部职工公开机车整修情况,以便让干部职工了解作业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内容。
               
    此外,这个段还把电子档案管理纳入到了机车整备作业中。在机车碎修分析环节,地勤检查组将机车的碎修信息(车号、提票时间、故障内容、处理情况)录入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库的功能,实现了对一个时间段内机车碎修提票数量、故障现象、单台机车提票情况等内容的查询和综合分析,进而发现机车质量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及时确定检查重点或组织人员进行重点平推检查。同时,这个段还利用IC卡分析系统实现了对机车整备试验的监控检查。地勤检查员作业完毕后,在IC卡上进行转储,由整备车间质量室对IC卡信息进行分析,可以直观明了地查看检查员对制动机以及机车高低压的试验是否规范。IC卡分析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分析考核的科学性,有效地促进了作业人员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试验,消除了职工漏检漏试的现象。
               
    对每年一次的机车春鉴、秋整工作和机车日常修程,这个段技术科对每台机车都相应地建立了电子档案,并将其作为基础资料备查。如机车发生临抢修或机破,在分析定责时,电子档案记录将被视为考核相关责任人的重要依据,从而实现了质量问题考核追责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相关文章

 
 
 
 
 
 
 

电子档案助推机车检修系统化

人民铁道报

湖东电力机务段在实行机车检修制度改革的同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在机车检修过程中建立了“电子档案”,实现了机车检修的系统化。
               
    这个段是大秦线上唯一的动力牵引单位,共配属机车576台,其中大秦线主型机车SS4型电力机车385台,DJ1型电力机车20台,机车担当线路长、牵引重量高。为大秦线重载增运提供质优量足的机车,成为这个段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提高机车检修效率和职工作业效率,该段各检修车间责成调度组长专人负责,运用微机建立Excel专用表格,把每日需入库检修的中修、小修、辅修机车和临抢修机车、整备机车、技改机车的车号、运行公里数、技术状态、故障处所等情况及时输入微机,同时在表格内注明每一台机车所在的股道位置、主要承修班组、机车到位时间、职工作业时间、计划交车时间等内容,并于每日8时30分前利用投影仪和电子显示屏在会议室和小修库内向职工及时明示,让各班组的职工清楚当日作业的范围和重点,合理把握作业进度,确保按时按点交车。
               
    这个段大力推行“问题型”工作法和“精细化”管理法,细化、量化了每位管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标准要求。各检修车间由微机室专人负责,把每日车间管理人员和质检员深入一线、深入班组,开展机车修程“零公里”检查发现的机车质量问题及时输入微机,为每台机车建立包括问题部位、现象、原因、处理和销号情况等内容在内的“电子病历档案”,次日由质检组组长在机车修程会上通报各类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同时,他们还将机车“电子病历档案”中的典型问题印制成学习资料,利用班组学习时间组织职工学习,让职工们在作业过程中相互提醒、相互卡控,认真落实工艺标准,提高机车检修质量。
               
    这个段技术科和各检修车间在每月末都会把本月机破机车和临抢修机车的维修时间、上次修程、故障现象、问题原因、定责班组等内容及时录入微机,并按照故障原因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出主、辅、控三大电路、电子部件、走行部等各主要部件发生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坚持对症下药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整修措施,并于次月初利用直方图的形式在质量公开栏向干部职工公开机车整修情况,以便让干部职工了解作业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内容。
               
    此外,这个段还把电子档案管理纳入到了机车整备作业中。在机车碎修分析环节,地勤检查组将机车的碎修信息(车号、提票时间、故障内容、处理情况)录入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库的功能,实现了对一个时间段内机车碎修提票数量、故障现象、单台机车提票情况等内容的查询和综合分析,进而发现机车质量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及时确定检查重点或组织人员进行重点平推检查。同时,这个段还利用IC卡分析系统实现了对机车整备试验的监控检查。地勤检查员作业完毕后,在IC卡上进行转储,由整备车间质量室对IC卡信息进行分析,可以直观明了地查看检查员对制动机以及机车高低压的试验是否规范。IC卡分析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分析考核的科学性,有效地促进了作业人员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试验,消除了职工漏检漏试的现象。
               
    对每年一次的机车春鉴、秋整工作和机车日常修程,这个段技术科对每台机车都相应地建立了电子档案,并将其作为基础资料备查。如机车发生临抢修或机破,在分析定责时,电子档案记录将被视为考核相关责任人的重要依据,从而实现了质量问题考核追责的科学化和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