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光伏领跑者”多走心
本文摘要:光伏“领跑者”计划的推出是国家规范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优秀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光伏“领跑者”计划的推出是国家规范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优秀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9月23日,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走出了力争年底多数项目实现并网发电的重要一步。
 
  然而,在“领跑者”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有些企业对这项利好措施的认识似乎出现偏差。在本次会议期间,笔者了解到,有企业认为,只要自己有符合“领跑者”计划有关标准的产品,并把它们挑出来供应到示范基地就“万事大吉”。
 
  如果说这种念头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还不算完全错误的话,那至少也是与“领跑者”计划推出的初衷相违背。
 
  应该看到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目前的市场上,不同层次、不同质量的光伏产品都能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光伏设备制造企业为了生存,抢占更多的市场,获取更大的收益,某种程度上也迎合了目前市场上的这种需求。但需要明确的是,“领跑者”计划的推出,并不只是为了简单地建设几个先进产品的示范基地,而是希望通过市场机制充分发掘对先进技术光伏产品的需求,进而倒逼制造业向高技术方向转移,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从而实现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以此为出发点,不难看出,“领跑者”计划支持的是企业先进的产能、先进的生产线,以及由这些生产线生产出的先进产品。而这些先进产能的规模应该是逐渐扩大,并逐渐淘汰落后产能,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光伏制造业保持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能生产出符合“领跑者”计划产品的企业不应沾沾自喜,而没有先进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更应该掂量掂量自己是否已经身处绝壁。在工信部已公布的四批符合光伏制造准入条件名单中,共有203家企业达标,仍有近千家企业徘徊于及格线外。对于这些企业,马上将面临的是生与死的考验。产业分化已经愈发明显,落后企业在未来将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大同示范基地开建之后,年内或许会有更多的基地启动,有关部门也提出明年“领跑者”计划示范规模达到3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毋庸置疑的是,先进产品的应用将有更多的市场保障。
 
  光伏产业是一个迎着太阳发展的产业,没有几个行业有如此光明的、完全可预期的发展前景。光伏制造业需要“领跑者”,而这种“领跑者”不能打折。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唯有不断提高自身全产业链的技术能力、掌握最先进技术,让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产品跑起来,才能使我国的光伏产业成为引领世界潮流、永续不变的“领跑者”。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