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6科技--前沿创新技术,助力高效多晶
本文摘要:2017年随着“超级领跑者”的呼声越来越高,新的门槛出来后,单晶产能达到标准的比例势必将大幅下降。与此同时,随着高效多晶技术的发展,多晶组件在成本增加很有限的前提下,效率也在稳步提升。单、多晶组件功率差异将从过去的20W左右缩小到10W甚至5W。目前多晶275W组件已经量产,当2017年上半年超级领跑者推出时,多晶组件的量产功率预计将达到280W,价格预计将依然控制在现有水平。这样的性价比和产能优势将对单晶发起强劲的挑战。
 
  “十三五”是光伏行业迈向平价上网的关键时期,随着“领跑者计划”的实施以及2017年光伏“超级领跑者”计划的提出,再次让高效产品成为光伏行业关注的热点,而单晶与多晶之争也再一次甚嚣尘上。"降本提效"是摆在光伏行业面前实实在在的课题,兼具效率和成本优势的产品才能备受电站投资者的青睐。
 

 
  单、多晶之争,2017市场能否生变?
 
  在全球光伏市场中多晶电池组件当道的时刻,国内首个以提倡技术领先的“领跑者”示范项目却让人大跌眼镜--单晶电池组件占据了60%的份额。领跑者计划规定,多晶组件转换效率需达16.5%,单晶转换效率则是17%以上。由于单晶组件的转换效率高,80%的单晶产能都能满足这一要求,而多晶能达到16.5%的产能比例则要少很多。因此,2016年的单晶表现亮眼,领跑高效技术。
 
  然而据业内分析,2017年随着“超级领跑者”的呼声越来越高,新的门槛出来后,单晶产能达到标准的比例势必将大幅下降。与此同时,随着高效多晶技术的发展,多晶组件在成本增加很有限的前提下,效率也在稳步提升。单、多晶组件功率差异将从过去的20W左右缩小到10W甚至5W。目前多晶275W组件已经量产,当2017年上半年超级领跑者推出时,多晶组件的量产功率预计将达到280W,价格预计将依然控制在现有水平。这样的性价比和产能优势将对单晶发起强劲的挑战。
 
  毫无疑问,2017年的单、多晶市场将打响激烈的攻防战。面对如此激烈竞争的市场,企业继续前行,就需要在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
 
  据业内人士分析称:“预期2017年下游新技术的应用和变化也将对上游多晶硅造成很大影响。首先,PERC电池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扩大,单晶硅市场比重不断提升;其次,多晶硅片金刚线切割技术的突破;最后,最具革命性的1366科技公司--”直接法硅片"技术实质性进展。这些新技术的应用短期内使其对硅料的用量有所减少,但是,从长期角度考虑,不仅将大幅缩短光伏发电实现平价上网的时间,同时对目前能源结构的格局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1366科技公司创始人兼CEO弗兰克·范·米尔洛(FrankVanMierlo)认为:“单晶和多晶的成本,整个效率价格差异在12%。如果单晶比多晶贵12%以内,单晶是划算的,因为单晶效率高;如果单晶比多晶贵12%以上,即使效率高,也不划算。受市场因素影响,曾经出现过单、多晶同价,这期间使用单晶确实划算。可是今天,受领跑者计划以及政策的影响,单晶市场的售价早已经超过多晶的12%,经济上来看今天用多晶仍比用单晶划算。1366科技公司或许能让单、多晶之争完全改变,是因为我们的硅片降低了今天多晶50%的成本,效率还有望超过传统高效多晶。”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