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约 256 条结果 (用时0.07 秒)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邯郸、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邢台、...

李元胜 2019-09-09

前言:如今,京津冀地区大大小小的城市间,正处于通过轨道交通、路网不断“舒筋活络”连成一个紧密整体的关键时期。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在整体规划过程中形成网络化的布局、智能化的管理以及一体化的服务要求;如何构建一个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络状、全覆盖的交通网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在此背景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与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主办了“2019京津冀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发展论坛”,邀请业内专家,共议京津冀轨道交通如何“深度融合,协同创新”。

张剑炜 2019-12-30

作为轨道交通领域的一员,庞巴迪一直伴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和大铁路的飞速发展和从国产化向自主化迈进的脉搏而跳动。我的体会和理解是,国产化不是对外排斥,自主化不是对外封闭。

朱敢平 2019-12-30

京津冀城市群多中心城镇体系的建立,需要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网络支撑,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内城际铁路网络,为雄安、天津等中心城市提供与北京同城化的交通服务,使其成为产业和人口承接、转化的载体。

李昱见 2019-12-30

国家发改委2019年3月批复郑州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共7个项目总长159.6公里。目前郑州地铁总长约326.54公里,在建9条线路。已开通运营的线路有1号线、2号线一期和城郊铁路一期、5号线、市民文化服务区地下交通市政工程等4条线路,日均客流超120万人次。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从此三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三地同发展,交通建设是“先行官”。2015年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扎实推进京津冀地区交通的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 据悉,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将以北京为中心,在50-70公里半径范围内将形成1小时交通圈,其核心是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京津冀 2020-06-09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从此三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三地同发展,交通建设是“先行官”。

哈长城市群 2020-06-09

在《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划了哈长城市群范围,涉及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牡丹江五个城市。其发展...

中原城市群 2020-06-10

中原城市群地处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陆桥通道与京广通道交汇区域。在《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将中原城市群建...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将构建城市群对外运输大通道、畅通城市群内快速交通网络、强化一体衔接的...

搜索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