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引航 为光伏农业寻找出路
2016-04-23
本文摘要:本次会议由中国光伏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提升中国光伏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旨在打造资源整合、交流合作、项目投融资与推介的高端平台。

  4月23日,第三届中国光伏农业高峰论坛暨2016通威科技大会在安徽合肥丰大国际大酒店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光伏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提升中国光伏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旨在打造资源整合、交流合作、项目投融资与推介的高端平台。来自国内外光伏、农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家、专家学者、投资与招商机构代表等700余人共同参与本次高峰论坛。
 

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演讲中指出,按照中国203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0%左右的目标测算,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装机总量将达130GW以上,这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无疑是巨大的机遇。同时,随着国家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不断深化,又让光伏与农业跨界融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光伏农业”正以全新模式被关注、被认可、被期待、被推动。新能源与现代农业的“联姻”,将有效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刘汉元特别指出,通威集团正是将农业与新能源两大主业结合,大力推广“渔光一体”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水上输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安全水产品,达到“渔、电、环保”三丰收的目标,不仅是企业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与核心竞争力体现,其一系列研究及应用成果也将惠及千家万户,推动传统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刘汉元强调,通威完全有信心在不超过50年的时间内,推动水产养殖向现代设施渔业、智能渔业、互联网+渔业方向的变革。
 
  通威首席水产专家吴宗文在介绍通威“渔光一体”养殖模式时表示,自2013年立项,通威已经探索出不同品种的“渔光”养殖模式。经过近几年的模拟、真实对照试验,已经形成、授权10余项发明、实用新型发明。值得一体的是,通威的“渔光一体”六大关键技术,已经有效解决光伏池塘投饲、捕捞、清淤等养殖问题,以及实现生态消毒养殖杀菌。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红炜认为光伏农业发展对完成光伏“十三五”规划有着非常重要意义。他认为,没有光伏农业就没有光伏十三五规划的完成,因为分布式是完成光伏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农业应当是分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他认为光伏农业有了值得关注的商业模式,即通威的“渔光一体”模式。
 

大会现场
 
  复旦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孙耀杰教授则认为光伏与渔业应该实现一体化设计,光伏渔业应该以高效经济的水生生物养殖技术和高可靠光伏发电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核心,可以实现水生生物生态与水环境保护,自动化生态经济水产养殖,光伏发电设备电器安全防护,以及物联网与系统智能运维监控。
 
  光伏农业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很多企业角逐其中。阳光电源与华为这两家逆变器巨擎也不例外。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指出,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的桥梁,对光伏系统PR、LCOE影响很大,直接影响系统初始投资成本与发电量。面对光伏农业复杂的安装场景,阳光电源还是秉持“因地制宜、科学设计、系统价值最大化”的设计理念为客户提供服务。据了解,目前阳光电源具有全系列的组串式方案,适应不同的分布式发电项目。而在随后的对话环节,阳光电源高级副总裁赵为也表示,在光伏农业与渔业逐渐融合的趋势下,阳光电源将继续拥抱变化,追求卓越,推动中国光伏农业的创新发展。
 
论坛环节
 
  华为在分享其在光伏农业方面的经验时指出,华为FusionSolar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可以适应大型地面电站、屋顶、农光和渔光多种场景。据介绍,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3.0,支持跟踪支架通讯和供电模块就近接入,让系统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广泛适用于光伏农业,土壤、水质等行业专用传感性可快速接入,真正实现一体化监控管理,记者了解,该解决方案可以提升发电量3%以上,提高维护效率50%,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已经获得广泛应用。
 
  在“通威之夜颁奖晚宴”上,主办方为在光伏农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颁发了奖杯和证书,对他们长期在行业内辛勤耕耘、积极探索所获得的成就予以肯定。与会专家表示,通过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必定能为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打开通路,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振兴国民经济、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企业
光伏发电
农光互补
猜你喜欢
海宁皮革城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并网
清源科技为新疆焉耆20.6MW电站定制系统方案
“2017光伏领袖峰会”于24-25日在扬州正式召开
山东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容量超2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