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标准体系成型
2013-06-06
本文摘要:光伏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整个产业的标准化亟待完善。行走在光伏论坛的汪毅经常对业界呼吁,中电联正在组织制修订多项光伏发电标准

  光伏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整个产业的标准化亟待完善。

  行走在光伏论坛的汪毅经常对业界呼吁,中电联正在组织制修订多项光伏发电标准,希望光伏发电企业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来。

  中电联多项标准工作齐头并进,已经初步建立起光伏发电标准体系。这在汪毅看来远远不够,他的眼界并不在当下。汪毅的坚定在于“构建完善的光伏并网发电标准体系至少需要上百项标准”。

  对于未来的工作,汪毅已经有了明确且清晰的目标,“我们争取在'十二五'末期基本建立起光伏发电的标准体系,两年内针对重要的控制性标准提出立项计划,后期加强修订工作。”

  光伏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整个产业的标准化亟待完善。行走在光伏论坛的汪毅经常对业界疾呼,中电联正在积极组织制修订多项光伏发电标准,希望光伏发电企业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来。

  中电联多项标准工作齐头并进,已经初步建立起光伏发电标准体系。据介绍,自2009年来,光伏发电及产业化标准推进组光伏并网发电工作组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立项了光伏发电标准计划40多项,其中国家标准22项、行业标准19项。这些标准涵盖了光伏发电站的设计、施工安装、检测方法、并网的基本要求和工程验收等关键标准。但是这在汪毅看来远远不够,他的眼界并不在当下。汪毅的目标在于“构建完善的光伏并网发电标准体系,这至少需要上百项的标准”。

  4月的一个午后,在中电联的办公室里拜访了汪毅。快速的语气,简洁的回答,使我们整个采访的节奏也在加快。对于光伏发电标准,汪毅有太多的要说,从标准的立项到标准的发布有太多的经验要总结,太多的艰辛曾经历练。对于光伏的发展,他有自己的坚持:行业要发展,标准需先行;光伏要发展,企业必须有自己的创新。

  汪毅介绍,2009年12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第五届理事会成立,国家电网公司为理事长单位,15个大型电力企业集团为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现有75个常务理事单位、198个理事单位、1188个会员单位,设立7个专业分会和2个专业委员会,直接管理和代管11个全国性专业协会,基本形成了功能齐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规范有序、覆盖全行业的服务网络。

  自成立以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服务为宗旨,面向企业、行业、政府和社会,在为会员服务、代表会员利益、反映会员诉求、依法维护会员权益,根据行业约规实施行业自律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行业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委托的标准化工作。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归口管理40多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电力行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具体组建和换届工作,组织、指导电力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中电联负责组织申请电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建议。“一般情况下,国家能源局每年大概有两批左右的计划,有些急需的会特事特办。国标委是随时可以申报,比如我们讨论完之后,认为需要上报,我们随时点击国标委网上申报系统随时申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每年安排一批计划,他们这对于我们的支持非常大。每年我们在工程建设这个国家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层面上占到十分之一左右的立项数量。国家能源局主管的行业标准是我们标准数据库中的大头,国家能源局新发布了第二批计划,里面300多项计划中200多项由中电联归口。”中电联还组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意见征求、审查和报批工作。在中电联标准化管理中心会有一个征求意见专栏,那里面涉及的光伏标准有20多项。

  中电联还负责组织或授权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选派专家代表电力行业参加其他行业有关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审查工作。“电力行业作为光伏发电制造产业来说,我们是下游,我们要采购支架,要采购组件,要采购逆变器,要采购线路和变压器等等。所以很多方面标准制定的时候,比如说逆变器、电池组件标准制定的时候涉及到电力行业的话,我们一定要参与的。”另外,中电联负责国际电工委员会一些相关技术委员会中国对口业务的工作,组织参加相应国际标准化活动。[page]

  发电体系初成

  谈及中电联负责的光伏标准的时候,汪毅说,“中电联根据理事单位的需求,特别是针对光伏并网与发电做了大量的工作。” 光伏发电标准中,全国性的管理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归口,涉及到建筑应用领域的由住建部负责,电力行业标准由国家能源局管理,中电联负责日常工作。为推进中国光伏标准化工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12月成立了光伏发电机产业化标准推进组。光伏发电机产业化标准推进组下设四个工作组:基础材料、电池和组件、系统和部件、并网发电。中电联是并网发电工作组组长单位,涵盖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公司、设计单位、工程公司、科研单位、制造单位、大专院校等方面代表共60多位。

  由中电联牵头的标准工作组编写的40多项光伏并网关键技术标准正加紧进行组织征求意见、审查和向主管部门报批,以此构建光伏并网关键标准的主要骨架。汪毅介绍,40多项标准充分考虑了用户侧、光发电站、光伏屋顶等多方面需求,将有效助推光伏并网。在经过2个月的公示并收集建议后,标准工作组还将根据反馈意见进行审查修改,报国标委、住建部、国家能源局等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后发布。“我国对光伏领域核心技术研究起步较晚,我们把重点放在了标准体系建设这一基础性工作上,希望在1至2年内把标准体系框架搭建起来。”汪毅如是说。

  目前,很多重要标准《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  50794--2012、《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795--2012、《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  50796--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B/T  50866--2013、《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4--2012、《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  29319--2012、《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GB/T  29321--2012、《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GB/T  29320--2012、《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NB/T  32001--2012等在主管部门关心指导下已经发布。更多的标准还在征求意见、审查、报批的过程中。汪毅预计,构建完善的光伏并网发电标准体系至少需要上百项标准。

  “制定标准的过程基本上是双向的,既有各有关单位申报的项目,也有我根据主管部门要求结合光伏电站建设需求提出的。目前,中电联受各个主管部门委托提出每年的标准编制计划,并对重要标准组织讨论,同时主持大纲、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的审查工作。相关标准立项后,我们会在主管部门及标准化管理中心网站,网上网下同步征求意见,所有相关单位也可以通过邮寄信函、电邮等方式就标准文本提意见。我们会选取行业内的各个单位的顶级专家参与标准编制及审查工作。我认为,在标准制定的公平、公开和公正这方面中国的电力行业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汪毅这样对记者说。

  在编制标准的过程中,中电联会向会员单位与相关企业发文征求意见。“我们很注重征求意见的代表性,比如说光伏逆变器的标准这涉及到电网公司对逆变器电能质量、通讯、控制方面的要求,更要征求逆变器的用户发电公司的意见,最重要的是征求逆变器厂家的意见。如果逆变器厂家做不出符合标准的逆变器,目标制定出来也是无法执行的。同时中电联还要征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意见。我个人认为中国电力行业制定标准的过程是最为公开透明的,学术民主也是在这个地方体现出来。”汪毅说征求完意见之后,中电联往往收到很多的意见,标准编写组要对所收到的意见进行逐条甄别,对于未采纳的意见进行原因标注。

  “开送审稿审查会的时候,一般都会有20~30位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对标准的条款逐字逐句讨论,最后形成会议纪要。在开送审稿审查会的时候就会把征求意见的意见处理汇总表拿出来,对于没有被采纳的但是专家比较坚持的意见进行讨论,绝大部分观点在审查的时候就会达成一致,趋向认同。然后再去完成标准的报批工作。报批之后,上级主管部门通常对我们会有一些要求,比如让我们写一下该标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标准的情况说明、在标准的体系中位置等一系列的内容,这些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大一部分工作。

  三大难点解析

  在问到汪毅编制标准有哪些困难的时候,汪毅很坦诚的跟记者说道,”我认为难点在于,第一,中电联做了很多标准是国际上所没有的。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基本建立起光伏发电标准体系。虽然整个框架体系比较粗,但是整个行业还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了这个体系框架做指导,就可以基本满足发电企业的基本需求。“据汪毅介绍,中国以前提倡”采标“即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但是发电的很多标准没办法采用这种方式,因为国外也没有相应的发电标准。也就是说中国在电力标准制定方面并没有走到国外的后面。”我们曾对比过中国、美国、欧洲的光伏发电标准,中国发电结构形式与电网结构形式、用电的负荷情况与美国、欧洲不尽相同,直接采用他们的标准未必合适。“汪毅这样说。[page]

  “第二个难点就是我们怎样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来做标准。德国、美国主要以分布式发电为主,而中国集中式发电输送出电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原因主要是电网的建设与发电公司没有协调好。我们当前正在编制的标准,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是照搬国外标准。这是由我国当前太阳能光伏开发应用方式决定的,国外发展太阳能光伏以分布式为主,电站分散接入配电网。而我国多采取集中式发电,接入的也多是输电网。不尽相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和电网结构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采用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我们只能根据中国的实际来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标准。”虽然有些标准做起来比较困难,但是谈到努力之后的结果,汪毅还是很自豪。

  第三个难点,在自主开发方面,制造行业还存在很大欠缺。“拿逆变器的效率举个例子,国际上大型企业产品标识效率是多少就是多少。但是国内企业也这样说,业主并没有相应的检测手段来检测。逆变器效率只有在标准的检测环境下才有意义,现场的条件跟实验室的条件不一样,厂家提供的实验室效率很难被取信。需要建立一个标准样本才能做,电子电力产品想做出来并不难,但是要做好了很难,产品要具有高可靠性与稳定的性能,这对于我们电力行业才是最需要的。拿电池板来说,业主现在关心的是现场如何检测,而不是在实验室或生产线上的检测。很多大厂家也进行了相关检测,这一点我们并不怀疑,但是电池板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损坏,有的损坏需要一段时间的反应才能看出来,这对于业主来说影响就很大。”

  “我们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就感觉到非常困难,因为我们很难准确知道中国制造行业在最求低价的同时产品技术水平如何。在这之前,我们会跟主要几个大企业进行交流,真正征求他们的意见,摸清企业的真实情况,以上这三个方面造成我们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建设电站使用的产品不是电力行业生产的,所以我们经常反复地问制造企业我们制定的技术指标究竟是高还是低。在开送审稿审查之前,我们通常要开一个征求意见的研讨会,请制造企业来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

  汪毅介绍,不管是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标龄一般为5年。到了5年的时候,中电联就会考虑该标准是否继续有效,是否需要修订。“我们有个复审的程序,复审之后如果需要修订,我们就会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修订请求。”

  参与意识待加强

  “最大的困难在于中国企业对于标准化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很多企业都依赖政府去做这些标准,而在国外比如西门子、ABB不可能看到别人在做标准而自己不参与,而国内企业等待的意识比较强,主动积极参与的精神有待提高。送审稿审查会,由我们发文邀请的包括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制造企业等一般都能到会,但是有的企业参与意识跟国际跨国公司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国内积累不够,制定标准一些数据的取得不是经过常年的大量积累,而国外做标准,生产一个新的型号需要做很久的试验,才能推出来。而国内建设的速度很快,有些东西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标准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不管是电网公司与发电公司还是制造行业都非常欢迎我们的标准;不管是尚德、英利这样的电池组件企业,还是合肥阳光、科诺伟业这种逆变器企业,他们都很关注我们的标准,非常希望我们的标准早日出台。”汪毅说。

  “我们也希望主管部门多给我们安排一些立项,还有很多标准没有立上项,我们感到很难受,主管部门领导也要考虑各个部行业的平衡,行业的大发展标准是不能缺失的,光伏企业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在中电联的网站上可以看出我们立了哪些项目。企业如有感兴趣的可以参与到其中来,可以贡献出自己的宝贵经验。中电联会特别注重标准的广泛参与、使其更具实用性,标准的编制主要是依赖专家,并不是说我们站的比别人高,我们也是一边做标准一边学习。”

  进展尚顺  宣贯将启

  中国的标准编制和管理体制跟国外有很大不同。我国主要是政府主导,总的来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是标准主管部门,但是涉及到工程建设的标准主要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管理。国家能源局主要负责行业标准的管理。行业标准要到国标委、住建部等主管部门备案。而国外的产业标准则主要由各个行业协会负责编制。“政府基本上管两头,批准立项、批准发布,中间的编制工作是由中电联具体组织与管理的,我们先提出立项的标准,然后报送,报送的时候包含所有的材料。”汪毅这样说,“标准体系中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竣工验收、并网技术、检测和试验、环保、安全、运行维护、检修、管理等十大类。”[page]

   “我们并网发电工作组进展还是很顺利的。说句良心话,很多标准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国际上没有标准可以参考。部分虽有可参考,但是他们的标准框架体系过粗,与中国电网结构不太符合。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研究,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光伏发电主要标准或者说控制关键节点的主要标准我们已经做出来了,几项大的标准都已经发布了。”汪毅对于目前的工作进展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眼前要把已立项的40项标准加紧进行组织征求意见、审查和向主管部门报批方面的工作。标准发布之后,并不是标准整个流程的结束,很多标准行业里面绝大多数专家是没有参与的,也没有这个机会来参与这方面的工作,怎么使大家在使用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标准的技术要求和条款把握的尺度。这个标准不是死的,也是大家共同协商的一个技术,所以有些尺度可以灵活一点,有些则不可以。我们今年想组织一个比较大范围的标准宣贯工作。这得到了建设部领导的支持,这一消息在建设部网站已经公布。目前我们在光伏电站设计方面多了很多专题研究,我们配套的还要出一本专著,未来作为光伏发电宣讲的教材。”

  行业发展 标准先行

  “在美国进行技术交流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美国在产品检测方面做了很多标准,而在发电方面他们没有发电集团,没有实力很强的发电公司来牵头做这件事情,他们在发电方面还是借鉴中国标准的经验,他们没有个强有力的组织,他们也很佩服中电联在这方面的工作,”汪毅接着介绍,德国跟中国又有所不同,德国有些屋顶光伏标准写的特别详细,可操作性特别强,他们有很多年的经验积累,同时德国人做事很严谨,电站如何布局走线都写得很清楚,这是我们需要借鉴的地方,但是他们在整个行业方面没有通局考虑的,而中电联是站在整个行业角度,通盘考虑需要做哪些标准。

  标准绝也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制定出来的,指标数据必须经过反复讨论实验,要有科学严谨的依据才能确定,因为小数点后面一个微小的数字就可能决定一个甚至是一批企业的生死,这也就决定了它的编制周期相对较长。而且必须要有大量的技术、人力物力投入,去年我们就一个设计规范专门开了六次会进行讨论,会上大家经常就一个指标讨论到深夜,这是常有的事情。一般来说,做一个标准至少要投入几十万,大的项目要投入一两百万,甚至更多。除了政府给予少量补助之外,绝大多数资金都由中电联及各编制单位自己来解决,经费压力的确很大。

  国外的情况则不同,国外的产业标准大多由行业协会负责制定管理。他们的资金来源有三大块组成,一块是政府支持,提供资金委托协会编制,并将需要政府控制的条款升级为技术法规。第二块是协会会员单位的会费支持。最后一块是卖标准,卖给需要标准的企业,这样大概能回收三分之一的资金。汪毅认为国家对此的投资不够,相比而言,美国政府对此的补贴更多一些。但是美国都补贴到科研方面,中国都补贴到企业上了。汪毅说,“在制定标准与企业科研上国家应该多予补贴,少在制造行业提供补助,这样我们才能发展成为科技大国,制造大国不会站在技术前沿,不会赚到高端利润。”

  站在管理的角度,汪毅有着自己的深刻体会。他特别希望各个主管部门能给电力行业更多的支持,光伏发电站还有些标准,特别是运行阶段的都是空白,如果不出事情是没事情的,出了事情,人家一查你没有标准的,运行没有规范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汪毅希望主管部门的领导继续给予支持,我们把这个标准体系全部建立起来。真诚希望各有关单位继续支持和关注标准意见征集和研讨工作。希望标准编写工作大家积极参与。希望实施过程中将意见及时反馈。希望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

  “我们感到光伏发电标准体系建设担子很重,争取在'十二五'末期基本建立起光伏发电的标准体系,两年内针对重要的控制性标准提出立项计划,后期进一步加强修订工作。”汪毅说。

  任重道远,且行且惜。

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发电
标准
猜你喜欢
光伏业四轮驱动除隐忧
2016年全球光伏需求量预测分析
可再生能源与EV充电的综合电力供求管理系统
首航新能源向某工厂光伏电站提供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