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装备首个海外制造基地在马来西亚建成投产
本文摘要:7月9日,中国铁路装备首个海外制造基地,中国中车旗下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东盟制造中心建成投产,马来西亚由此成为东盟第一个拥有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新造能力的国家。

  
  7月9日,中国铁路装备首个海外制造基地,中国中车旗下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东盟制造中心建成投产,马来西亚由此成为东盟第一个拥有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新造能力的国家。同时,记者获悉,该公司出口马来西亚的世界最高速度米轨动车组日前在当地10000公里无故障运行测试中,创下176公里/时速的米轨铁路世界速度之最。


  据了解,东盟制造中心具备每年新造100辆动车组的能力并兼营电力机车和轻轨车辆等全系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能力。当天,马来西亚马华党主席、交通部长廖中莱率马华党党代表、马国铁以及20多家本土新闻记者共180余人,考察了东盟制造中心。对东盟制造中心建设取得的成就,廖中莱非常满意,表示将坚定支持中车株机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发展。


  随后,廖中莱一行试乘了设计时速为160公里的米轨(一米宽轨距)动车组列车。廖中莱登上驾驶室,了解列车各项性能及操作情况。经过1个多小时的试乘,廖中莱对列车性能高度肯定。参与试乘的马来西亚本地居民以及华人为这列中国出口马来西亚的世界最高速度米轨动车组纷纷点赞,希望能有更多、更快的新产品投入运营。


  据了解,这款米轨动车组不久将在首都吉隆坡到马泰边境的巴东勿刹520公里的电气化线上运营,可把该区间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22小时缩短到7小时,成为大马最快捷、方便、安全、舒适的绿色交通工具。


  记者向业内人士了解到,米轨动车组由于轨距更窄,堪比平衡木上跑百米赛,在高速运行时,要保持舒适性、平稳性,研发难度很大。据这款动车组研发专家中车株机公司周安德介绍,动车组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欧洲标准和国际铁路联盟标准,整车从设计、生产、试验全面通过了第三方公司的认证。


  2013年9月,中、马两国签署了10列米轨动车组合同,在短时间内,中车株机公司完成了动车组的研制。2014年11月,在廖中莱的见证下,首列动车组在中车株机公司成功下线,受到了全球业界的极高关注和马来西亚客户的高度肯定。


  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项目履约,中车株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清和说,基于中车株机公司拥有研发中华之星、中原之星、马来西亚城际动车组等多款先进动车组深厚技术积淀,具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周边完整的动车组产业链配套,成为成功履约的助推器。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合作已成为中、马两国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的国家工程。2013年4月,东盟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开工时,马来西亚首相纳吉布出席仪式亲自挖土奠基。今年5月26日,中国国务委员王勇考察东盟制造中心时表示,要将东盟制造中心建设成中马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典范,使东盟制造中心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第一批示范基地。


  参与马来西亚轨道交通装备建设以来,中国中车株机公司已成为其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最大的推动者,提供了市场份额80%以上的产品。随着一个个时间紧、难度大的合作项目的开花结果,双方的合作程度日益加深。目前,中车株机公司已有三个子公司落地马来西亚,目前90%的员工是马来西亚本地员工。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由出口产品升级到建立制造基地,中车株机公司在马来西来实现了由产品输出向产品加技术加服务加投资的转变,马来西亚已成为中车株机公司在海外的桥头堡。周清和说,未来,中车株机公司将进一步提供优质的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为推动东盟国家的铁路事业建设做出积极努力,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结下更多的硕果。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