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局胶州湾隧道工程获詹天佑奖
本文摘要:中铁二局参建的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与其他27个在设计、施工技术方面有显著的创造性和较高的科技含量、反映当今我国同类工程最高水平的项目获奖,成为国内唯一荣获获詹天佑奖的海底

  12月4日,第十二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中铁二局参建的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与其他27个在设计、施工技术方面有显著的创造性和较高的科技含量、反映当今我国同类工程最高水平的项目获奖,成为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海底隧道工程。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和表彰我国在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方面成绩显著的优秀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推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的科技进步,进一步激励土木工程界的科技与创新意识,充分体现创新性、标志性、权威性,被称为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工程奖”。
 
  获奖的胶州湾隧道工程是我国大陆第二条、也是我国最长的海底公路隧道,全长9850米(含约1600m的接线隧道),其中跨越海域段约3950米,由两条正线隧道、一条服务隧道和团岛端进出匝道隧道组成。隧道北连青岛主城区的团岛,南接黄岛区的薛家岛,下穿胶州湾湾口海域,设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是一条以满足客运交通为主的城市快速路隧道。
 
  中铁二局承担胶州湾海底隧道第二施工合同段施工任务,于2008年9月26日正式开辟作业面,历时27个月,成功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海域段覆盖层薄、覆水深度深,隧道跨度大,洞室群结构形式复杂,陆域段埋深浅、建筑物密集、施工环境敏感等难题,取得海底隧道超前精准预报、微震爆破控制、不同地质条件超前注浆、无止浆墙快速帷幕注浆、小净距隧道施工、超浅埋大跨度洞室施工、机房风道交叉近接群洞施工等技术创新、工艺改进成果10余项。
 
  承担胶州湾海底隧道设计和隧道第4标段施工任务的中铁隧道集团。发挥专业优势,总结形成了各种相关配套技术相结合的海底隧道施工综合工法,推动了国内海底隧道钻爆法综合施工整套技术的成熟化,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并攻克了青岛海域环境下隧道结构耐久性难题,使隧道设计使用寿命由100年提高到180年。
 
  2014年4月18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通过竣工验收委员会验收,投入正式运营,结束了青黄不接(青岛和黄岛)的历史,打通了东西岸半小时经济圈,对推动环黄渤海地区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具有战略意义。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