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局南宁地铁1-12标盾构成功穿越重大风险段
本文摘要:10月31日凌晨5点,南宁地铁1号线12标新民区间右线盾构机小心翼翼地掘进着,各参建单位负责人和工区所有作业人员都精神高度集中,如临大考。

  10月31日凌晨5点,南宁地铁1号线12标新民区间右线盾构机小心翼翼地掘进着,各参建单位负责人和工区所有作业人员都精神高度集中,如临大考。随着盾构机盾尾脱出41环后,立交桥的桥体沉降累计为2毫米,远小于设计要求的1毫米。连续沉降监测报告显示,监测值已趋于稳定,目前已完全消除对桥梁结构安全的影响,此标志着南宁地铁1号线12标右线盾构机已成功穿越新民立交桥重大风险段。
 
  南宁地铁1号线12标新民路站—民族广场站区间由中铁二局城通公司施工,左右线全长均为734.2米,盾构隧道位于民族大道左右两侧,呈东西走向。盾构机从新民路站始发,向东掘进的过程中,要下穿地处南宁市南北交通“咽喉”位置的新民立交桥,该立交桥宽40米,建于1986年,结构为三跨连续梁,桩基础为6米长的摩擦桩,受土体扰动的影响对桥体的变形裂缝较为敏感,因此对盾构施工沉降控制极为严格。右线盾构穿越新民路立交桥时,盾构隧道结构边线距离立交桥桥墩桩仅1.6米,而且盾构下穿区域为位于全断面的富水砂卵石层,此外,盾构始发23米即开始穿越此立交桥,因此本次下穿立交桥被南宁地铁公司总经理黄钟晖列为地铁1号线盾构下穿的10个立交桥中风险源最大的一个。
 
  “盾构下穿新民立交桥的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经过了多次桥梁专家和盾构专家的论证。”项目总工王幸福介绍,在施工前,项目部技术人员对所有风险点进行了详细排查,做好一线技术人员技术交底,并对盾构机全面“体检”,确保在下穿立交桥期间不停机,安全、优质、快速地通过。下穿立交桥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合理控制掘进速度,监测土仓压力,合理控制出土量,确保同步注浆填充饱满,二次注浆及时跟进,对立交桥进行每2小时一次的密集监测,动态反馈监测信息来指导优化盾构掘进参数。经过艰苦卓绝的8天奋战,南宁地铁1号线12标新民区间右线盾构顺利穿过新民立交桥。
 
  按照原计划,预计今年12月中旬右线盾构机到达民族广场站,南宁地铁1号线土建施工预计2015年5月可全部完工。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