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一局贵阳枢纽第二项目部攻坚纪实
本文摘要:  群山莽莽,绿涛似海。在美丽的林城贵阳,贵阳枢纽白云至龙里铁路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由于贵阳东连湘楚,西通滇缅,北据巴蜀,南临两广,
 
  群山莽莽,绿涛似海。在美丽的“林城”贵阳,贵阳枢纽白云至龙里铁路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由于贵阳东连湘楚,西通滇缅,北据巴蜀,南临两广,是连接中原腹地、华东腹地与东南亚之间的交通要塞,也是川渝等西部地区通往华南出海口的重要中转站。目前贵阳的铁路建设事业正在大踏步地向前推进中—随着贵广、长昆、渝黔、成贵高铁的陆续建成,加上既有线在内,未来数年,将有14个方向的铁路在贵阳交汇,形成一组多方向大能力快速铁路通道。这将使贵阳枢纽铁路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体现,同时也为黔中经济区及贵州省的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0年9月,为将贵广、长昆、渝黔、成贵高铁引入贵阳东站,贵阳枢纽铁路开工建设,中国铁建旗下的二十一局集团也参与到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他们承担了贵阳枢纽白云至龙里铁路站前Ⅰ标全长29.937公里的施工任务,由集团公司贵阳枢纽指挥部下辖四个项目部展开施工。
 
  其中,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贵阳枢纽第二项目部承担了养牛坡隧道左右线、刘家冲隧道左右线、林城2号隧道、林城4号隧道、东北环大龙滩1号桥左右线、东北环大龙滩2号桥左右线、云锦庄大桥左右线、成贵铁路左右线偏坡村三线特大桥等重点工程,以及部分路基、涵洞等工程,管段长度7公里,总投资4.195亿元。
 
  谁也没有想到,这区区7公里长的工程,却差点让建设者“走麦城”。
 
  偏向虎山行
 
  项目管理失控,是建筑企业的耻辱。但这样的情形,眼看就要在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贵阳枢纽第二项目部发生。
 
  面对贵阳枢纽站前Ⅰ标这一重大工程,第二项目部上场后施工进展并不顺利。从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项目部经历了两任项目经理,35个月仅完成投资2.3亿元,后续施工压力非常大,局指、公司、集团公司为此十分担心,业主多次约见法人代表,企业信誉受到质疑。
 
  事实上,第二项目部之所以举步维艰,并不仅仅是项目经理的管理问题。贵阳枢纽白云至龙里铁路站前Ⅰ标管段内桥隧众多,地质条件险峻,桥梁结构复杂,施工场地狭小,与很多同时建设的其他铁路在时间、空间上交叉混杂,施工环境非常恶劣。前期策划考虑到资源共享,混凝土从第一、第三项目部调运,却没有考虑到路程运输不方便,大家都要抢进度,协调困难,扯皮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大量的停工窝工浪费现象。如果第二项目部自己在管段中间设一座拌合站,向两端运输混凝土最远也就5公里,而从其他两个项目部调运混凝土,运距达到11公里。先天不足,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给项目埋下了运转不顺的隐患。
 
  此时的第二项目部,进度滞后,人心涣散,且流动频繁,工期压力陡增。项目告急,业主着急,局指领导告急,公司领导更急。何去何从,亟待企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鉴于事态的严重性,中铁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董事长曾继光审时度势,两次找肖礼忠谈心,希望他能站出来破解危局。公司领导对肖礼忠的信任,源自他平时扎实的工作。2000年7月,肖礼忠从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后,从技术员、工程师、安质部长、项目总工、常务副经理、项目书记、再到局指副指挥长、党工委副书记,每一步都留下了坚实的脚印,是一名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俯下身子能干的青年才俊。
 
  怀着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夙愿,自己身为指挥部的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又是一名党员,在项目、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刻,肖礼忠毅然接过了这块烫手的“山芋”。2013年8月,他临危受命,出任第二项目部第三任项目经理。与此同时,公司还任命吴志敏为项目书记、柳吉焕任项目总工,王建恒、赵帮成、杨军任项目副经理,为项目扭转局面,重新配置了领导班子。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是铁建人的气魄,这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但是,前路莫测,究竟能否扭转乾坤,还要看肖礼忠率领的干部职工,是否能拿出手底下的真章……
 
  一力扭乾坤
 
  在上任贵阳枢纽第二项目部经理前,肖礼忠是集团公司贵阳枢纽指挥部党工委副书记、副指挥长。站在局指领导的位置上,他对第二项目部存在的问题是清楚的,但要扭转局面绝非一时一事所能做到。肖礼忠到任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要一方面抓工程进度,一方面要解决遗留问题。
 
  项目经理肖礼忠(右二)、书记吴志敏(左三)、总工柳吉焕(右一)、副经理王建恒(左二)、杨军(左一)在现场研究施工方案。
 
  此前,已被清退的队伍就提出单价低,混凝土供应困难,造成不能连续施工,要求项目部调高单价,正在施工的劳务队也有这样的考虑。用肖礼忠的话来说:“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工期高压条件下,项目部处于被动状态。要在抓生产与解决以前遗留问题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否则难以推动工作。”
 
  为了摸清症结所在,肖礼忠带领相关部室人员,走遍了项目部的每一个大小工点,实地查看现场情况,与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前期工程进度滞后的原因;针对劳务队伍的疑虑,项目部与劳务队进行单独沟通,希望配合工作加快进度,了解施工中存在哪些困难,让他们提一些好的建议;在物资供应方面,项目部与供应商沟通,希望他们在项目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给予大力支持;此外,针对项目管理、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肖礼忠还利用自己多年来在各项目的人脉资源,充实了一部分业务骨干。有指挥部的鼎力支持,以及在第一、第三、第四兄弟项目部的大力协助下,在一个月内,借调管理人员、技术人员20名,增强了项目的战斗力。
 
  通过现场了解,业主原定的架梁工期为2014年3月,但所有架梁通道上的工作面尚未形成施工能力,到处是节点,而位于架梁通道上的工程有偏坡村三线特大桥、林城2号、林城4号隧道、刘家冲隧道、云锦庄大桥等工程。去年8月,项目部重点工程投资达九千多万元的偏坡村三线特大桥桩基还剩180根,墩柱只完成10余根,连续梁还未施工,完成投资不足两千万元;另一重难点工程林城2号、4号隧道还剩1300米。2013年3月,由其他单位施工的林城3号隧道从进口下穿林城4号隧道,在两座隧道的交汇点发生通天大塌方,严重制约了林城4号隧道的施工进度,其他工点进展也不顺利。
 
  根据项目进度滞后等突出问题,为强力推动施工生产,重新树立第二项目部的形象,项目班子采取了五大措施:一是完善组织结构,保持项目稳定,形成强有力的管理架构;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执行力度,严格责任追究;三是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资源;四是积极推进遗留问题的处置;五是加大协调力度,推动施工生产持续发展。通过实施“三找”,即找问题、找方法、找目标,深入现场摸清项目的实际情况。根据架梁通道上的施工节点,采取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确立了工作主线,以架梁通道节点为中心,以完成产值为扛杆,促产值保节点的目标。此外,项目部增建拌合站,掌握主动权,还增加大型设备20多台套,新增施工人员300人,最大程度展开工作面。
 
  切实有效的措施,清晰的管理思路,使第二项目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13年9至12月,四个月完成产值达9000万元。在指挥部组织的120天大干活动中,项目部连续三次在局指排名第一,彻底扭转了进度滞后的局面,甩掉了总是落后的帽子,也使业主、集团公司、公司、局指改变了对第二项目部的看法。
 
  不负有心人
 
  近几年,贵州省的铁路建设“你方唱罢我登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几家单位同时开工几条铁路,在贵阳枢纽东站附近,1至5号共计五座林城隧道出口在同一平面整齐地呈“一”字形排开,五洞相连,蔚为壮观。
 
  据项目书记吴志敏介绍,这五座隧道都叫林城隧道,其中林城2号、林城4号隧道均为双线隧道,由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贵阳枢纽第二项目部担负施工;林城2号隧道为贵阳枢纽东北环右线与成贵高铁左线合修隧道,林城4号隧道为贵阳枢纽东北环左线与成贵高铁右线合修隧道。
 
  在第二项目部承建的七座隧道中,林城4号隧道虽然不是最长的,但却是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该隧道全长1571米,净宽13.76米,净高8.33米。隧道进出口区段和段层穿越段存在富水、破碎带及浅埋、偏压等不良地质,易发生坍塌、涌水等地质灾害。
 
  根据设计图纸描述,施工最难的是隧道进口120米处,将通过一段长达95米的沟槽,为贵阳市政垃圾场,大量堆积杂填土,有粉质黏土夹碎石,建筑垃圾,结构松散,厚度达30米以上。根据设计方案,首先施工毗邻的林城3号隧道(长昆高铁)、林城5号隧道(贵开铁路),然后再施工林城4号隧道。因为5座林城隧道在进口进入山体时不在一个水平面上,林城3号隧道从林城4号隧道下方13米处进入山体,两座隧道斜交11度,交叉长度50米,更加大了施工风险。
 
  在原来的方案中,林城2号、4号隧道由出口独头掘进,考虑到地质复杂,工期紧,肖礼忠果断决定从进口再开工作面。为有效掌控隧道施工风险,加快施工进度,他调副经理赵帮成到现场负责。赵帮成是从铁道兵过来的老同志,擅长隧道攻坚,他打穿的隧道不计其数。远的不说,近年他打过重庆宜万铁路别岩槽隧道、贵州格都高速公路排同坳隧道、贵广高铁百乐隧道,这几座隧道不仅长、大,而且都是重难点高风险隧道。
 
  由于长年累月在工地风吹日晒,沧桑的岁月在赵帮成的额角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再配上他古铜色的脸膛,与一尊活动的雕像几乎一模一样。他告诉记者:“林城四号隧道很复杂,喀斯特地貌,有很多溶洞,覆盖层最薄处只有5米,泥夹石围岩,中间夹有很多大孤石,炸药少了放不下来,多了又容易塌方。”
 
  就拿林城4号隧道进口端来说,穿越垃圾场的95米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硬仗。该垃圾场原是一条深沟,垃圾堆高达三四十米,有70米洞身位于垃圾山体,开挖后建筑垃圾砖头瓦块、生活垃圾塑料袋等掉入隧道内。为了安全通过不良地质段,建设者们以超短三台阶法应对,二衬紧跟,加大开挖变形预留量;加强超前注浆和径向注浆,以及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采用无爆开挖法施工,用人工配合挖机环形掏槽预留核心土,在垃圾地段,对核心土打小导管挂钢筋网注浆加固,用了5个多月时间才安全穿越了垃圾弃土段。
 
  此外,由于林城2号隧道与林城4号隧道旁边还有其他隧道在一起施工,相互的干扰很大,经常是爆破声此起彼伏,山体受到震动,施工的危险系数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许多。
 
  果不其然,林城3号隧道的两次塌方,让林城4号隧道施工两次受阻。
 
  2013年7月23日,林城3号隧道在前,林城4号隧道在后。两座隧道一上一下呈立体状向前推进。两隧之间上下高差为13米,水平距离为40米,就在两座隧道上下以11度斜交时,位于下方的林城3号隧道发生通天大塌方,上方的地表瞬间消失,形成了一个长、宽各20多米,深达30多米的巨大空洞。这样一来,就必须等林城3号隧道过了塌方段,林城4号隧道才能施工。待到塌方处理完毕,林城4号隧道再次开工,时间已过去了半年。
 
  今年4月2日,林城3号隧道刚过塌方段40米,再次发生塌方。这一次塌方,让林城4号隧道再次耽误工期一个月。不仅如此,由于这次塌方造成隧道二衬6处开裂,裂缝宽2毫米,影响长度123米,项目部不得不返工对二衬重新进行加固处理。
 
  “为处理塌方对二衬的影响,在长度为160米的范围内打钢管桩,用潜孔钻打深度为10米的钢管桩,间距0.6米乘1米梅花形布置。”
 
  项目总工柳吉焕说。
 
  针对隧道的诸多其他地质难题,肖礼忠与总工柳吉焕、副经理王建恒、工程部长强虎林等人制定了以准确地质预报为先导,以预防坍塌、突水、涌泥,科学组织,统筹优化,动态管理,确保安全质量,实现快速均衡生产的施工方案。同时,隧道防水板采用无钉铺挂、热风双面焊缝、分区防水技术,有效消解了隧道防水难题。
 
  苦心人天不负。在周密组织与先进的技术手段辅助下,建设者们终于有惊无险地顺利完成了隧道施工,将项目施工最大的技术难题“挑落马下”。
 
  冲刺偏坡村
 
  如果说隧道施工,考验的是建设者们的技术攻坚能力;那么偏坡村三线特大桥,除了技术能力,还考验着建设者们的施工组织能力,这需要项目部真正拿出管理的智慧,抢回宝贵的工期。
 
  偏坡村三线特大桥不仅是贵阳枢纽的重点工程,而且被公司列为“七桥七隧一站一路基”重点工程之一。由于前期进度滞后,又处于架梁通道上,其建设进度是否能抢回来,不仅事关项目全线的进展,而且是事关企业荣誉的大事。
 
  据副总工兼工程部长强虎林介绍,偏坡村三线特大桥分别上跨103省道、贵阳市政盐沙大道、川黔铁路,被分割成了三部分,每一部分只能单独修建施工便道。在结构上,偏坡村三线特大桥也非常复杂,渝黔线和成贵线在8号墩上合二为一,与东北环线并行,然后在左幅11号墩进入道岔梁。其下部结构墩柱形式多样,其中有单线墩、双线墩、还有道岔梁墩、空心墩等。其桥梁上部结构既有单线连续梁,又有双线连续梁,然后由单、双线连续梁并入道岔梁,这样复杂的桥梁结构,在集团公司还是首次。同时,这座大桥混凝土施工量达6万方,其中连续梁高标号混凝土1.05万方,使用钢材5000多吨,物资运输和施工现场组织,都对建设者的施工组织能力提出极大的挑战。
 
  为了迅速打开施工局面,肖礼忠到第二项目部任职时,点名将在局指担任过工程部副部长的杨军提拔为项目部副经理,负责偏坡村三线特大桥现场管理。杨军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后,先后在6个项目从事技术工作,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为了优化施工组织计划,在肖礼忠、柳吉焕和杨军等人的精心筹划下,他们将临近既有线仅4米的4个主墩基础由挖孔桩变换为旋挖钻施工,一下子就将施工周期从3个月缩减到了1个月,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还有效降低了安全隐患。
 
  来到偏坡村三线特大桥的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各种机械设备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施工现场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桥梁施工。由于大桥墩高跨大,墩身高度达46.6米,跨度64米,仅墩身模板有6种规格,再加之与贵开铁路偏坡村特大桥相距仅15米,塔吊一旋转就会互相侵入对方的施工范围内,塔吊与塔吊之间经常“打架”。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设者们简直就是在棋盘上跳舞……
 
  为了确保安全,在临近既有线跨线施工中,项目部配齐了安全防护员、施工负责人、驻站联络员,所有人员全部经过考试,严格上岗制度。每天在工作岗位上守卫安全,在近八个月的既有线施工中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与此同时,项目部调整思路,以架梁通道为主线,投入3台旋挖钻、3台挖机、2台装载机、2台泵车、4台吊车,先抢临近既有线的4个连续梁主墩,先施工右线,再施工左线。高峰时,桥梁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多达400人,24小时轮班作业,最多时一天灌桩达26根。
 
  “在刚来时,由于进度滞后,压力很大,经过去年9月至11月三个月的突击施工,偏坡村三线特大桥工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桥墩都起来了,就连相邻铁路建设工地的工人都说,二十一局这段时间施工咋这么快啊?”杨军的话语中,充满着一股浓浓的自豪感。
 
  不仅进度抢回来了,荣誉也争回来了!每一次成都局营业线综合排名,偏坡村三线特大桥的安全质量都排在第一名。经过业主、监理、局指、成都铁路局质检站对桥梁质量检测,认为桥梁质量可控,合格率达到100%,回弹、张拉、钢铰线编束、混凝土振捣都比其他标段标准高,盛赞中铁二十一局是令人放心的施工单位。2013年,杨军分别荣获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和集团公司“安全质量先进个人奖”。
 
  谈笑凯歌还
 
  从风雨如晦,到柳暗花明。建设者们走过了一段风雨征程。事实上,他们所经历过的纠结与痛苦,还不局限于工程施工本身。
 
  就拿征地拆迁来说,由于项目部管段跨乌当、云岩两区三个乡镇四个村,此地共有在建铁路6条。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些惯例,比如临时征地和永久征地一个价,每亩12万元,否则村里不予配合。但是这样一来,征迁费用将变成一个天文数字。
 
  “征地拆迁看似简单,实则里面的水很深,要吃透当地的政策,掌握窍门和方法,每说一句话都要经过考虑,不能随意表态,否则工作就被动了。”项目书记吴志敏说,“平时多打电话联系,隔三差五和村民拉拉家常,增进感情,减少阻力,这几年,从来没有因为征地影响过施工。”
 
  吴志敏是技术干部出身的铁道兵,为企业默默地奉献了36个春秋,如何少花钱办大事是他经常考虑的问题。他原来是项目部副经理,负责征地拆迁。肖礼忠任项目经理后,向公司申请提拔他为项目书记,仍然负责征迁工作。吴志敏说:“红线内征地不算很难,主要是临时征地很伤脑筋。”
 
  为了降低征地费用,吴志敏一家一户做工作,将临时用地按租地计价。按贵阳市政府文件,租地一个档期为两年,每亩租地费用3.6万元,而有的工地根本用不了两年,短的只需几个月,吴志敏想尽千方百计和村民谈,改为一年一租,共租地120亩,节省费用达200万元。其中,在奶牛场租地20亩,用于工地房屋、钢筋加工、弃渣场便道等,已租了4年,按正常价格计算为144万元,但在吴志敏的努力下,项目部总共只花了25万元。
 
  还有偏坡村三线特大桥跨川黔线施工,工务段需要协调费200万元,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谈判未果,吴志敏又想方设法找建指帮忙,最后支付20万元便解决了问题。
 
  由于三家单位在一起交叉施工,涉及对村民的炮损赔偿。另外两家坚持赔偿比例按工程量大小分摊,如果这样的话,项目部将承担60%,同样经过艰苦的谈判,由建指出面协调,项目部只负担了30%。
 
  一笔笔的经费,就在吴志敏一个个的电话、一次次的交谈中,被大幅度地缩减。不仅如此,困扰项目的征地拆迁问题,也在他的多方驱驰下迎刃而解。可有谁能想到,在这背后,他承受了怎样的压力,付出了多少心血?
 
  作为项目经理的肖礼忠,自然也是为项目操心最多付出最多的人。他的精诚进取,身先士卒,也让许多人钦佩不已。担任项目经理近一年来,他整个心思都扑在工地上,每完成一根桩基、每浇筑一个桥墩、一个连续梁节段、隧道每掘进一米、二衬一板,他都用红笔在示意图上标注,并注明完工日期,与预先设定的节点作对比,如果滞后了就要分析原因,调整思路适应现场变化。这位身高一米八三的汉子,仿佛永远都不满足,永远都充满了战斗的激情。虽然脸上写满了疲惫,他却对记者说:“如果资金充足的话,3月份主体工程就应该完工了!”言谈间充满了自信与豪迈。
 
  肖礼忠在管理上刚柔并济、雷厉风行,但又不乏缜密的思考与筹划。在贵阳枢纽的三年多,他用过的笔记本就有15本。随手翻开一看,从局指分管党务、征地拆迁、施工生产,再到第二项目部任经理,每一天的工作安排、工作日程、每一次的会议内容都有详细记录。对项目管理的认识,他总结起来就是四点:一、项目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团队;二、用好人、管好人,决策科学,谋定而后动;三、抓主要矛盾,抓好细节落实,对下合理授权,适度监管;四、项目管理的核心要有激励机制,该给职工的待遇一定要给。
 
  在以团队为根本的管理理念下,项目部的干部职工也充满了干劲。桥梁队的技术员董孝敏、刘凯、张正兴、吴小江等“80后”,以前都没有接触过连续梁,更无施工经验。在杨军的言传身教下,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谦虚好学积极上进,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毕业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技术员张正兴告诉记者:“我对连续梁施工有一定了解,但道岔梁施工还是第一次,连续梁与道岔梁的区别在于,底板截面、腹板截面一直都是在变化的,难点是在岔心的梁面上,由三线变两线,虽然技术复杂,但经过实践后觉得并不是难事。”
 
  测量班班长王康,这几年来测量施工日志就写了42本。所有技术交底资料,他都一页不差地完整保留,装满了4个资料柜。从去年开始,项目部将测量班一分为二,王康负责偏坡村特大桥。由于工点多,在施工放样前,所有桩基、承台、墩柱、支撑垫石、架梁预埋锚栓孔平面位置标高、坐标等他都要事先计算出来。这样做的目的除放样快外,最主要的是与技术员提供的资料互相印证,能及时发现技术交底资料存在的错误。为达到岗位练兵的目的,他还要求测量班对结构物放样采用换手复测法,对测量成果进行比较,以此提高测量技术水平。“从上场的第一天起,我的资料就像银行的流水帐一样,每一天的都能查得到。”王康说。
 
  这样一支勤勉发奋、追求卓越的团队,取得多么好的成绩,都不会让人感到意外。短短10个月的时间,肖礼忠带领职工顽强拼搏,以风卷残云、摧枯拉朽之势,神奇地扭转了困局,破解了困扰项目多时的难题。在今年局指组织的百日决战中,第二项目部再夺第一名,并获优秀项目部称号,获奖金近百万元。截至今年7月,项目部用11个月时间完成投资1.6亿元。这么神勇的表现,让关心第二项目部的业主、监理以及各级领导为之折服。
 
  寒来暑往,曾经的挫折与痛苦都已成为了明日黄花。随着项目部主体工程的完工,壮怀激烈的施工场面已随风飘逝,但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员工为企业荣誉自强不自息,冲锋不止,面对一切艰难困苦巍然不惧的浩然之气,在美丽的林城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迹。(特约通讯员 尹登明 何艳)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