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光伏”等新能源电力来拯救“PM2.5”
本文摘要:PM2.5这个陌生的名词迅速窜红源于美国大使馆和北京环保局关于数据谁更准确的争论。11月17日,针对PM2.5,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空气...

  “PM2.5”这个陌生的名词迅速“窜红”源于美国大使馆和北京环保局关于“数据谁更准确”的争论。

  11月17日,针对“PM2.5”,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二次征求意见。国家环保部表示,两次意见稿的最大的差异是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提高了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要求。据了解,新标准可能将于2016年全面实施。

   

  随着以煤炭与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数量急剧增涨,供暖季的到来,致使京津冀等区域灰霾现象频发,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对此,记者从“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的承办方北极星电力网相关负责人处获悉。目前PM2.5污染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新能源发展的规模不够。在我国目前新能源,尤其是新能源电力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技术以及市场层面,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处于相对若势。这就导致了目前传统能源的消耗持续高企,而新能源电力一直处于建而无用的困境。拿西部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光伏发电项目来看,目前其光伏电力转换为实际经济效益的能力非常有限,不是因为光伏电站本身的问题,而是“标准”滞后。


   


  该负责人还就当前PM2.5污染问题作了具体的解释。目前针对传统机动车,国家也已经开始从政策与市场两个层面开始介入;电动汽车概念的提出初衷是为了解决我国“谷”期电的消纳问题和传统汽车尾汽排放污染问题;而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尤其是我国强调的以特高压为重点的智能电网,首先是为了解决分布式能源的接入问题,实现新能源电力的入户。而针对供暖季热电厂的排放问题,在“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某企业代表就提出了以新能源电力来解决城市供暖的新概念。

  针对PM2.5污染问题,目前解决手段已经具备,但政策层面能否给予更多支持,发电侧与输电侧以及用户侧如何协调“利益”问题,成为“破局”的关键。

  目前,我们新能源电力的发展现状是。拿光伏来说,目前国内已装机虽然具备一定规模,但大多光伏电站无法并网,成为钳制产业发展的重点。如果国家在政策层面更多给予新能源尤其是新能源电力的支持,未来PM2.5污染问题将可以通过“智能电网”、“光伏”、“风电”等多个新产业手段来解决。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