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反倾销委正式终止对华光伏产品调查
本文摘要:2014年5月份澳光伏面板制造商Tindo制造公司(TindoSolar)指控中国生产商向澳洲市场倾销光伏产品,对本土产业造成冲击,AADC反倾销案调查由此展开。


  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AADC)日前发布正式声明,鉴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对澳大利亚光伏(PV)产业造成的损害或阻碍“微不足道、可忽略不计”,自2014年5月起针对中国光伏制造商所开展的反倾销调查正式终止。

  2014年5月份澳光伏面板制造商Tindo制造公司(TindoSolar)指控中国生产商向澳洲市场倾销光伏产品,对本土产业造成冲击,AADC反倾销案调查由此展开。

  据悉,TindoSolar是澳唯一一家光伏面板制造商,该公司在南澳州拥有一家发电量为6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站。Tindo声称中国制造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的出口价格在澳销售晶体硅光伏组件或面板,对澳光伏制造产业造成显著损害。此前,AADC于2015年4月完成初审发现,中国产品倾销差额相对较小、对产业所造成的冲击可忽略不计,并提出了终止调查的建议。

  就此项对华反倾销调查,澳媒ACBNews发布报道称,澳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该项反倾销调查“耗资费力且缺乏必要性”,而AADC所做的终止调查决定也获得了澳洲清洁能源委员会(CEC)的支持和赞赏。

  CEC政策部理事格莱德曼(DarrenGladman)表示,对本次反倾销案终结的正式声明感到高兴,该声明“将近18个月笼罩在全澳光伏产业的不确定性根源彻底铲除”。格莱德曼指出,贸易自由化是一项重要工程,可为本土消费者创造更广泛利益。对澳居民而言,反倾销税将提升太阳能产品价格,而对销量产生消极影响,最终会抑制澳洲光伏产业的发展。

  报道援引AADC调查显示,无锡尚德(WuxiSuntech)倾销幅度排在首位,达到8.7%,其次分别为天合光能(TrinaSolar)、ResidualExporters、中盛光电(ETSolar)和昱辉阳光(ReneSola),相应倾销幅度分别为4%、3.9%、3%和2.1%。对此AADC表示,在实质性损害方面,“以上倾销水平所造成的影响均可忽略”。

  据悉,澳正式发布终结光伏反倾销调查通告的前一日,欧洲议会议员(MEPs)同样呼吁欧盟尽快停止对中国进口光伏产品征收最低进口限价(MIP)、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等措施。

  补充信息: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进口光伏面板在澳面板市场份额已达80%,澳洲光伏产业每年为中国出口商创造的销售收入约5亿澳元(约3.93亿美元)。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