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光伏逐亿万屋顶光伏发电蓝海
本文摘要:春分刚过,太阳的直射效应对北回归线附近的佛山逐渐强烈。早上6时许,位于顺德陈村的佛山市绿之彩印刷有限公司,员工还没上班,但

  春分刚过,太阳的直射效应对北回归线附近的佛山逐渐强烈。
 
  早上6时许,位于顺德陈村的佛山市绿之彩印刷有限公司,员工还没上班,但厂房屋顶已经在辛勤运转,上面覆盖的蓝色多晶硅板与同样蔚蓝的天空,相映成趣。
 
  小至独栋民居大至连片企业厂房,只要有屋顶,家家户户都可以变成一个微型发电厂,自家用不完甚至还可以与邻居分享,形成一个能源互联网……美国作家杰里米·里夫金笔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陆续在佛山这个“能耗大市”上演。
 
  今年全国两会提出向雾霾宣战,宣示了高层治污的决心,也凸显了光伏屋顶等新能源应用的环保价值。初步统计,佛山五区仅工业厂房屋顶面积就超1亿平方米。假设只在25%的屋顶上建设光伏电站,即可装机2.5GW,发电25亿度,由此可减少碳排放达数百万吨。
 
  而在这片屋顶“蓝海”的背后,一个千亿级的“产业大蛋糕”也正逐步浮出水面:通过“补链”、“强链”,做大做强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一场“后碳”时代的新经济突围行动已然开启。
 
  每个屋顶都可成微型发电厂
 
  如果坐直升飞机俯瞰陈村的全景,在驶至西边广隆工业园时,人们会被一片锃亮的“深蓝”所吸引,这里是绿之彩印刷有限公司的所在地,公司近5万平方米的厂房屋顶都已建起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这个2.05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已跻身顺德七大光伏发电站之列。
 
  每天早上6时许,伴随着太阳的升起,这些屋顶上的数千个多晶硅组件就会自动开始工作,将接收到的阳光转化为电能,然后像水流一样沿着电路汇集到管理中枢,再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集中输出,供给工厂使用。
 
  “系统上显示的各种数据,就是系统发电的实时情况。”该项目运营方、佛山神舟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淑通说,即使在阴天,只要有微弱的光线,该系统依然能够继续运作,一直持续到傍晚太阳完全下山为止。
 
  此前,绿之彩和神舟光伏电力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建设该项目,由神舟光伏电力负责项目投资,绿之彩只负责出租屋顶,然后享受相对优惠的电价。由于效果良好,曾志平决定斥资千万元“收购”这一项目。
 
  随着南方电网的“开放”,徐淑通近期正帮助这一项目实施余电上网改造,改造完成后,光伏发电中用不完的“余电”就可直接上网,卖给电网公司。如此一来,即使是节假日工厂休息时,该电站依然能不间断地创造经济效益。
 
  如今,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光伏屋顶发电正从工厂走向民宅。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说,顺德很多楼房和别墅的屋顶都是很好的场所,是未来推广光伏发电的重点,目前该局正在顺德碧桂园选取一些私人住宅屋顶进行试点工作。
 
  家住顺德美的·金海岸的麦先生是其中一个“吃螃蟹者”。早在几年前就希望在自家别墅上做一个光伏屋顶发电“试点”,这个3000瓦功率的微型电站已经万事俱备,只等“发电上网”政策落地,就能开始实施。
 
  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院长助理孙韵琳说,每套别墅只需花3万元就能安装一个装机容量为3千瓦的小型光伏电站,一年可发电3000度,基本满足家庭一般用电需求,如果白天不用,还可直接上网,按照每度电0.94元的价格卖给电网公司。
 
  相关负责人指出,以3千瓦作为一个屋顶光伏电站的基数,如果顺德有3万户家庭采用,那么每年可发电9000万度。
 
  分享式的“能源互联网”
 
  如果说卖电上网还略显长远的话,节能环保则是屋顶发电当前最直接“看得见”的效果。
 
  作为制造城市,佛山一般的制造工厂多以单层产房为主,屋顶受热后很快会传导到厂房内部,一到夏天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必须使用空调等设备进行降温。“装上多晶硅组件,屋顶相当于多了一层隔热板,厂房内部温度比没装的起码下降3摄氏度以上,这间接减少了空调的使用。”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该公司刚在顺德厂房建设了35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
 
  初步统计,佛山五区工业厂房屋顶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仅在25%的屋顶上建设光伏电站,即可达到250万千瓦时(2.5GW)的装机容量,实现25亿度的年发电量。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减少标煤使用81.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211.9万吨、二氧化硫2.28万吨、氮化物5700吨、粉尘1250吨。
 
  然而,光伏屋顶发电带来的改变远远不止这些。在杰里米·里夫的笔下,“将每一个现存的大楼转变成一个住房和微型发电厂的两用住所”只是一个起点,当它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时,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出数以万计的新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同时也会对其他行业产生乘数效应。
 
  当屋顶都变成微型电站之后,世界将出现互联网式的智能电网,数以百万计的自助生产能源的人们能够通过对等网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能源。“比方说你家的电用不完,剩余的电量可以自动调节到邻居家使用,反之亦然。”佛山市南新太阳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兆喜介绍,该系统可以让光伏发电在不同用户之间按需求自动调配,最大程度实现自发自用、就地消纳,提升电站的效益。
 
  “这对家电行业将产生重大影响。”业内人士指出。“空调不用电,还能赚电费。”近日,央视热播一则家电巨头的广告,推广太阳能光伏空调。而早在2010年,白电巨头美的集团就宣布成功研发全球首台Q-HAP太阳能空调,可与市电无缝切换,随用随取,不需要储能。
 
  又一个千亿“产业蛋糕”浮现
 
  如今陆续涌现的屋顶发电的星星之火,来源于佛山深耕光伏产业多年的积累与雄心。
 
  自2009年1月,首个太阳能产业标志性项目正式落户,三水正式拉开了5年逐日追梦的新能源发展大幕。几乎同时,70公里外的顺德也出台了《促进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提出设立扶持光伏产业发展资金,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形成集技术、品牌、人才和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优势。
 
  目前三水已形成晶硅生产、支架、边框、系统集成、工程安装等一条比较完善的产业链,龙头企业爱康现已进入全国晶硅电池片生产企业前三行列,今年订单排满。从事安装工程的保威太阳能去年业绩更逆势增长300%,谋划明年在香港上市。
 
  而顺德则致力于通过建立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等公共研发平台、掌握技术标准等关键环节,为光伏应用探索出一条具有实操性的规范化道路。成立3年多来,该院已申请专利28项,参与9项行业或国家标准的制定,完成咨询项目总容量超过200MW,完成设计项目总容量超过50MW。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本身就是一个光伏应用的巨大市场。“广东是缺电大省,电力大量依靠外省引进,再加上电价全国最高,对优质电力供应的需求极大;更重要的是佛山厂房屋顶资源十分丰富,初步统计五区屋顶面积累计超1亿平方米,仅在25%的屋顶上建设光伏电站,即可达到2.5GW的装机容量,25亿度的年发电量。”
 
  “现在是光伏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要抢抓机遇,进一步拓宽终端应用市场,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佛山市长刘悦伦认为,佛山当前需按照“补链”、“强链”的原则进一步将光伏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又一个千亿级支柱产业。
 
  根据目标,今年全佛山将建成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00MW,其中禅城30MW、南海90MW、顺德90MW、高明30MW、三水160MW。截至目前,三水已入选全国首批分布式光伏示范区;顺德更建成7个屋顶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超90MW,在全省遥遥领跑。
 
  大部分厂房具备建设条件,但成本过高、回报期长,规模化应用受阻
 
  屋顶电站困局未解
 
  纵深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当家家户户都像装空调一样,在屋顶建起一个个微型发电站时,我们不用再担心错峰停电,因为源源不绝的阳光将转化成电能为我所用。
 
  也许有一天,屋顶电站就像“余额宝”一样,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电表每多转一圈,每个家庭每月就会多一分卖电的固定收入。
 
  但这一切首先都得建立在这一新能源应用能突破政策体制、屋顶条件等现实瓶颈。再感性美妙的前景描绘,最终也需要落脚到投入和回报的问题上,只有经得起投资者的理性考量,实现资本输出才能让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还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毫无疑问,分布式作为光伏产业发展的方向已然成为业界共识。但在通往规模化应用之路上,仍有一些障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去跨越。
 
  并网政策落地道阻且长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受国家产业发展影响巨大。
 
  “光伏发电的前期投资对一些企业来说可能比较大。”佛山神舟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淑通说。以绿之彩2.05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为例,项目总投资达2500万元,每年可发电200万度,按照每度电1块钱的工业电价计算,即使不算融资成本,也需要12.5年才能回收投资。
 
  高昂的投入让企业望而却步。对此,国家曾出台多种政策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补贴。从2013年起,国家不再直接补贴建设投资方,而是推行分布式电价补贴方式。据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提供的数据,目前每瓦光伏电力的投资成本是7.5元。广东脱硫电价补贴是每度电0.521元,加上每度电补贴0.42元,每度电可获得0.941元补贴,大约8年左右可以回收整个投资成本。
 
  电价补贴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相比以往一次性补贴投资方的做法,其补贴期限究竟有多长、补贴力度会否下降,依然缺乏明确的细则,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其次,长期以来光伏发电并网难问题也有赖于国家政策支持才能解决。尽管国家电网表态“欢迎、支持、服务”分布式光伏发电,但在政策落地上依然有较长的距离。“工厂屋顶并网可以开通绿色通道,但个人屋顶由于发电量比较小,申请并网的程序仍不明晰,而且成本仍比较高。”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院长助理孙韵琳说。
 
  自发自用需有合适屋顶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设想虽然美好,但并非每家每户都能实现,目前来看,你家首先得“长”个合适的屋顶。
 
  佛山市南新太阳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兆喜介绍,分布式光伏在华南地区的应用主要以大型工商业屋顶与民用屋顶为主,其中工业厂房屋顶在实际推广中效果最好。“主要是厂房的屋顶面积比较大,能够较好地吸收利用到阳光。”
 
  但即使有足够广阔的厂房屋顶,也要视其具体的结构条件才能考虑是否建设。像石棉瓦等易老化、承重能力较差的屋顶,投资商一般会首先排除,而倾向于选择由彩钢板或混凝土构成的屋顶。“佛山的厂房屋顶比较规范,大部分以彩钢板为主,从技术条件上说是比较适宜大规模推广光伏电站的。”何兆喜说。
 
  其次,屋顶权属及企业经营存续期也是影响光伏屋顶建设的重要因素。此前在光伏业内就曾有担忧,目前国内屋顶产权较为复杂,且工业企业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经营状况波动较大,不少投资者和房主对于动辄需近20年才能回本的光伏电站心存疑虑。
 
  何兆喜则认为,佛山的大部分企业都是自有自建的厂房,并不存在太多物权的障碍。“我们会先对业主进行评估,如果厂房租赁、屋顶产权不明晰,或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的话,就不会考虑对其投资。”
 
  最后,由于目前分布式光伏所发的电不能储存,需就地消纳,所以投资商更倾向从一些传统行业的“用电大户”入手。
 
  何兆喜介绍,一般1万平方米的厂房屋顶可以发电100万度,企业用电量起码在一倍以上才会考虑投资。像铝型材这样的企业用电量一般在其10倍以上,肯定没问题;但像家具行业虽然厂房面积大,但生产中的实际耗电量可能连屋顶发电量十分之一都不到,就不太合适。
 
  个人投资盈利较难
 
  此外,如何盈利也是投资者最关心的现实问题。
 
  目前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屋顶业主自筹资金投资;二是由专业光伏电站投资商投资建设,按照“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将所发电力与屋顶业主方分享,目前分布式的推广以后者居多。
 
  “按每W成本8.5—10元来计算,1MW系统投资约850万—1000万元左右。”何兆喜表示,根据珠三角的光照条件、用户侧电价、补贴及系统成本,自主投资需7—10年才能收回成本,如果是合同能源管理的投资商的回报期则要拖到10—12年,内部年收益率大概在9%—12%,余下的12—15年间所产生的发电收入除去运营成本后才会成为利润。
 
  “不同于大型地面电站产权明晰可以进行抵押,分布式光伏由于涉及多方,并不受银行欢迎,投资分布式光伏的企业和个人很难用项目进行资金周转。”有业内人士坦言,由于国内民用电价偏低,现阶段个人安装分布式光伏设施还较难盈利,大多数只是基于绿色环保的理念而投资应用。
 
  “发展清洁能源,解决成本问题是关键。”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无法实现盈利是眼下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最大发展瓶颈,短期的解决措施是进行财政补贴,而中长期则需要相应地理顺电价,以反映其发电成本,同时部分新能源示范区可自助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作为佛山唯一一个全国首批分布式光伏示范区,三水已率先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大胆尝试。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已促成南方电网、佛山市综合能源有限公司、爱康太阳能等多方出资成立南新太阳能投资有限公司,同时通过政府引导推动光伏发电系统制造商、科研机构、电网运营商、金融及保险(放心保)机构、电力用户、屋顶业主等共同参与构建利益共享机制。
 
  在林伯强看来,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并网难题,又有利于保证电站的投资回报,值得借鉴推广。他还建议,地方政府可通过提供担保,进一步降低企业投资新能源应用项目的商业风险。
 
  光伏融资创新
 
  能否打造
 
  “绿色余额宝”?
 
  聚焦
 
  传统融资渠道的收紧已挡不住资本争抢分布式光伏“头啖汤”的雄心,随着利好政策的持续释放和行业的逐步回暖,不少地区的光伏投资商已跃跃欲试,在创新屋顶电站投融资模式上各显神通。
 
  除了融资租赁、产业基金、私募基金常规方式进入各大投资者的视野外,互联网金融的加入更是激起了各界的无限兴趣和遐想。
 
  先有消息传出阿里巴巴与香港某大型上市公司洽谈建设光伏电站,打造“绿色余额宝”。日前,招商新能源集团旗下的联合光伏又公布,通过互联网众筹模式募集1000万元,在深圳前海新区开发全球首个1MW的分布式太阳能电站项目,投资锁定期限为2年,业内预测年化收益率在8%左右。
 
  “只有依靠金融创新,这个产业才能真正快速成长。”陈刚认为,光伏应用行业重投入、轻资产,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大;但太阳能电站本身又是低风险产品,因为电站通过正常发电就能获取稳定收益,所以光伏融资应该打破传统企业融资靠固定资产抵押的方式,让已建好的合规格电站直接作为融资主体,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参与。
 
  目前三水已与国家开发银行反复探讨确定了“分布式发电金融服务”的基本模式,并分两步构建光伏电站的金融和保险体系:第一步,130MW项目必须购买国内保险公司提供的25年光伏组件质量险;第二步,实现光伏电站融资险或光伏电站发电量损失险,确保光伏电站质量,以利于投资商获得银行融资和实现光伏电站的金融证券化。现正与相关保险公司商讨合作方案。
 
  在国家给予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0.42元/度上网补贴下,通过这种模式,每瓦的建设成本可控制在8元以下,组件转换率18%以上,在地方没有资金配套的情况下投资收益率也可达7%—8%,比目前“余额宝”的收益高。
 
  “投资高风险的问题解决了以后,任何模式都能行得通,但在此之前所有模式都可能遭遇瓶颈。”何兆喜坦言,目前无论哪种投资模式都无法规避屋顶物权、企业经营存续期等风险,“这需要行业的整体努力,一是不断提升技术,二是要有更多人参与,将市场充分搞活,进一步降低成本。”
 
广东
 
屋顶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