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竞技 制胜有术
本文摘要: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在数年内,从打破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到产业规模仅次于美国,完成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几十年要做而一直都未实现的事情

 

 

 

 

 舒桦

2004年6月加入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自2007年10月起为执行董事,2010年5月获委任为执行总裁,负责多晶硅与硅片业务的整体营运与管理工作。
舒桦拥有中国同济大学工商管理(高级管理)硕士学位,在能源行业中拥有逾15年的经验。

 

·《光伏产业观察》杂志记者 候骁恩

2010年冷氢化改造项目等世界级先进技术,打破欧美国家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
2010年底,多晶硅制造成本下降至22.5美元/公斤。
2011年~2016年,硅片长期合约已超过55GW。
短短三五载,将多晶硅年产能做到了全球第三、硅片年产能做到世界第一。
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在数年内,从打破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到产业规模仅次于美国,完成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几十年要做而一直都未实现的事情,使我国成为世界多晶硅生产大国之一。而这,与一个企业的孜孜不倦密切相关,它就是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协鑫)。[page]

 【正文】

  “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给予我们保利协鑫的关注、支持。”舒桦开门见山,表示出对媒体一贯的重视态度。舒桦的办公室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国际金融中心,大楼面向一碧万顷的金鸡湖,整体呈现出“鲤鱼跳龙门”之势。推开舒桦办公室的窗户,即可将天堂姑苏城尽收眼底。工作忙碌之余,俯瞰窗外闻名于世的苏州园林美景或许可以让外表如此清洒的他对公司未来的光伏产业有更加美好的憧憬。

江苏硅业场景

业成于“硅”

发电企业进军多晶硅

 保利协鑫在涉足太阳能领域之前,是一家从事环保电力运营、开发和投资的企业,控股参股18家高效能环保热电厂、1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和1家风力发电厂,托管运营协鑫集团7家电力企业。

 多晶硅作为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处于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因利润丰厚而备受投资者的青睐,直到目前为止,国内所需的多晶硅很大一部分仍需依靠进口。谁掌握了多晶硅原材料环节,谁就掌握了发展光伏产业的主动权。保利协鑫敏锐地感觉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在金融危机影响余波仍在之时,于2009年7月收购高纯多晶硅制造企业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百分之百的股权,实现了从原来的环保清洁发电到太阳能光伏行业的业务拓展。到2010年底,保利协鑫多晶硅总体年产能成功扩充至21000吨。

 保利协鑫后发制人,仅用5个年头,迅速形成了多晶硅产业规模投产和批量生产,填补了国内在多晶硅原料供应上的空白,迅速将江苏中能发展成为目前世界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

高效节能,科技引领进步

 2009年,全球多晶硅实际总产量达到84500吨,较2008年增长47.2%。2009年12月底,中国多晶硅的规划产能更是超过18万吨,并且当时几十家多晶硅生产企业仍在计划投建或扩建生产线。而2008年我国多晶硅的总需求量才1.7万吨,2009年全球多晶硅需求也仅约5万吨,从而给业界造成产能过剩之表象。为此,2009年9月,国务院出台38号文《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把多晶硅列为产能存在过剩可能的产业,防止多晶硅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

 今年1月14日,工信部正式发布《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这是自38号文之后,政府部门对多晶硅行业再次出台相关意见,在能耗、环保及生产投入等方面又提高了门槛。

 产能过剩与“高能耗”、“高污染”先后成为国内多晶硅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但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多晶硅产能为8.5万吨,实际产量为4.5万吨。多晶硅进口量为4.75万吨,进口占总需求略超5成,市场需求缺口仍然很大。“多晶硅不存在实际产量过剩的问题;包括污染问题,也仅是个案,不能因此对整个多晶硅行业产生怀疑。”深谙多晶硅制造环节与市场的舒桦如是说。

 所以,保利协鑫严格的高标准扩产计划并没有受到影响。不仅一期、二期多晶硅生产线成功投产并已进入全面商业化生产阶段,三期年产15000吨多晶硅生产线也已投产运行,且生产过程全部实现节能环保。2010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与科技部部长万钢先后到保利协鑫进行实地考察。看到企业在多晶硅的生产方面,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标准,并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改良西门子GCL法闭环工艺路线,通过自主核心技术氯氢化的成功实施与全流程节能设计,以及关键耗能单元还原沉积的工艺改良,实现了零污染排放,副产品得到全部回收和利用,综合电耗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万钢部长表示赞叹。张德江副总理赞许于此的同时,还鼓励保利协鑫继续为实现我国对国际社会承诺的节能环保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领军者,保利协鑫自始至终在追求将精益化的低碳标准融入整个价值链体系。2010年7月,公司荣获2009~2010年度中国最佳低碳企业称号。打造名副其实、知行合一的低碳经济实践者,保利协鑫行在路上。[page]

技领群雄

冷氢化项目改造,借力技术创新

 2010年7月,20万吨冷氢化设施投产,这是江苏中能为配合多晶硅产量大幅增长、进一步提升多晶硅产品竞争力而实施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由保利协鑫全球研发中心和美国一流多晶硅技术服务商合作,采用国际领先的冷氢化工艺,氢化处理能力强、转化效率高、耗电低,可将多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同步转化为生产多晶所需要的中间原料三氯氢硅,实现物料循环利用与环保零排放。这对促进多晶硅的稳定生产与产品品质的大幅提升,实现副产物的全回收利用,并带动多晶硅单位生产成本进一步降至国际领先水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为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而迈出的重要一步。”舒桦表示,“公司的目标是通过提供大量质优价廉的多晶硅,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大型多晶硅供应商,以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

 多年来,多晶硅生产的关键工艺与技术操控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之手。全球多晶硅产业化生产的主流工艺是三氯氢硅氢还原法(或称改良西门子工艺),目前,用该工艺生产的多晶硅占世界总产量的85%,是多晶硅生产的主流工艺。

 我国多晶硅产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几十年来,多晶硅生产厂几乎全部采用传统西门子工艺,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消耗大、成本高,全国的多晶硅总产能始终在年产数吨规模上徘徊。关键技术、能耗、综合回收利用等问题成为制约多晶硅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的日益发展,多晶硅更是成为其下游发展的瓶颈。所以,中国企业开始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力求实现多晶硅大规模化生产,但由于多晶硅及相关材料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战略意义,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多年努力引进收获甚微。为改变这种局面,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十一五”支撑计划和863重点攻关计划。

 作为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主席单位与国内多晶硅主要供应商之一,保利协鑫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设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州设立了全球化的硅材料研发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在中国苏州高新区组建中科协鑫(苏州)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将每年收入的5%至10%投入研发,以吸引全球高端专业人才,提升研发实力。目前,仅旗下的江苏中能一家,就申请技术专利47项,其中授权认证26项,发明2项,实用新型24项,并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目前,承担国家863课题、省级课题5项,内部立项兼储备研发课题十多项。保利协鑫主导生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评审认定及公示备案,“多晶硅生产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的无偿支持。在产品品质方面,硅片的良品率已达到95%以上,经欧美权威机构认证,多晶硅和硅片产品质量,均达到电子级以上指标。

 保利协鑫一系列技术攻关成果的取得,为生产高纯度硅材料提供了核心的技术支撑与为多晶硅产业化发展赢得主动权,打破了国外多项技术封锁,促使我国多晶硅产量开始了突飞猛进与成本的持续降低。为此,去年《财富》杂志将其评为2010最具创新力的中国公司,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也将其选入为主席单位,以表彰保利协鑫在技术创新领域对光伏行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保利协鑫的成功归因于我们时时关注科技发展前沿、着力依靠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力求掌握最先进技术工艺的科技意识。”舒桦对此更有着清醒的认识, “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选择从工艺比较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链前端的高纯多晶硅材料入手。”自2006年进入光伏产业以来,保利协鑫迅速形成了规模量产,填补了国内在多晶硅原材料供应上的空白。

万钢部长参观保利协鑫制造产品

规模化引发低成本革命

 一直以来,多晶硅价格居高不下,究其原因,除了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变革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需以规模取胜。多晶硅的投资是巨大的,每3000吨约需20亿元人民币投资,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成本降低。保利协鑫近年来始终致力于降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其从技术和规模优势同时出发,在降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为了扩张多晶硅业务规模,保利协鑫实施了一系列“大手笔”:

 2007年11月,保利协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开始了“中国硅料第一股”的资本之旅;并通过募集所得资金进一步投建生产线、扩大规模。

 2009年6月,保利协鑫以263亿港元收购江苏中能的全部股权,使多晶硅产能迅速提高。

 从2007年第一期投产至2010年底,短短3年多的时间,多晶硅年产能迅速由原来的1500吨跃升至21000吨,产能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亚洲首位、全球第三。

 保利协鑫的规模扩产并非盲目,而是基于对市场走势的判断。光伏市场需求的扩展现实,有力地证明了保利协鑫战略决策的科学性。

 为了降低硅片生产的成本,保利协鑫启动了生产供应链的建设。由于硅片生产所需的主要辅料如坩锅、砂浆液、钢线等,几乎占硅片加工成本的60%,并正在介入辅料的规模化经营。比如,已经开始建设自己的坩埚和砂浆液生产设施,并在钢线、金钢线方面,与供应商洽谈合作。

 保利协鑫的大刀阔斧直接导致成本价格的接连下降,2010年第一季度多晶硅的单位成本降至35美元/公斤,到2010年底,生产成本已降至22.5美元/公斤。在大多数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成本还维持在每公斤约50美元高成本的背景下,保利协鑫的低成本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们的生产成本已经降至世界领先水平,多晶硅品质已经完全达到电子级的合格产品。”得到业界首肯,舒桦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随之而来的是成本降低带给保利协鑫的利润收益:截至2010年12月31日止,保利协鑫实现营业额184.7亿港元,较2009年同期的49.4亿港元增长274 %;2010年实现净利润达40.2亿港元。[page]

拥抱客户

 保利协鑫在重视成本降低、为自身赢得收益的同时,积极践行与合作客户之间“平等、诚信、共享、多赢” 的发展理念。因此,在配合客户方面,为了给下游客户提供无缝对接的产品供应,同时降低物流成本,提出了拥抱客户的战略思想。保利协鑫除了在徐州的硅片厂以外,还加紧在电池和组件生产主要地区的无锡、常州、苏州等地进行硅片生产设施建设。

 保利协鑫设身处地为客户考量,签约客户纷沓而至。从2010年底至今,先后有多家知名企业争先与保利协鑫建立合作关系:

 2010年12月2日,与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晶澳太阳能控股公司,签订了一份长期硅材料产品供应合约的补充协定,将在未来5年向晶澳太阳能提供总计10031MW 的硅片及硅材料产品。

 2011年1月12日,与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公司、全球领先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长期硅片及硅料产品供应合约的补充协议,将在未来5年向常州天合提供总计约不低于7500MW的硅片及硅料产品。

 1月14日,与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长期硅片产品供应合约的补充协定,将在未来5年向阿特斯提供总计5200MW的硅片产品。

 2月14日,与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商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签订长期硅片产品供应合约,将在未来6年向中电光伏提供总计4400MW的硅片产品。

 “保利协鑫很珍视与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尽管与客户签订了附带价格调节机制的协议,但是,面临价格大幅上涨,保利协鑫仍会保持价格稳定,在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秉承以低价格支持合作伙伴快速、健康发展,期待他们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舒桦诚恳地表示:“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使保利协鑫的硅材料制造成本不断突破,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光伏产业整体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并为早日实现平价上网,从而让光伏发电全面普及、早日走进寻常百姓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保利协鑫硅片检验车间[page]

实施“专业分工,合作共赢”战略

 保利协鑫雷厉风行,进军太阳能光伏领域不久就向外界宣布:要在短时间内,做到全球前三。言出必行,作为规范的上市企业,保利协鑫更是谨遵承诺。之所以敢下如此决心,始于胸有成竹,具体实施方案就是“专业分工,合作共赢”战略。也就是说,保利协鑫发力硅料、硅片,以及下游光伏电站领域,并且协同中游客户做好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发展。这样既能控制上游的成本,保障下游发展,下游的增长又可拉动上游的需求,同时还能与中游的客户紧密结合在一起,彼此互为客户。合作共赢始终是保利协鑫发展的价值核心。

 这是保利协鑫在充分分析、审视自己优势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的战略方针,这样的明确分工既保全、强化了自身的专业优势环节又与客户形成垂直化发展,寻找到了新的企业赢利点,同时还与客户专业分工、共赢市场,达到了共同发展的目标。这与美国的MEMC商业模式如出一辙,由此可见,成功确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没错,每个环节企业不可能全面做。只有做好分工,与强者合作,才能将整个光伏产业做精做强做优做大,也就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专业分工、战略联盟、合作共赢。”欧美朋友说话时惯用的上扬语调,在舒桦这里听上去一样很给力。

垂直整合硅料、硅片

 随着市场形势变化以及对多晶硅业务的成功掌控,保利协鑫在战略上也做出相应调整:积极打造立体化的硅片业务发展模式。通过与设备供应商签署长期合作协议、介入硅片生产辅料的规模化经营以及对铸锭与切片设施的合理布局,全力拓展包括多晶铸锭、单晶硅棒和切片在内的硅材料生产业务。通过硅料和硅片制造的垂直整合,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转向高效能硅片的生产和制造,以此来提升公司硅片业务的整体竞争力。

 2010年3月完成对业内领先的硅片企业高佳太阳能的收购,并于2010年1月起,保利协鑫以8.54亿元人民币收购高佳太阳能70.19%股权。同时,保利协鑫同步在徐州、无锡、常州、苏州等华东地区建设规模型硅锭与硅片生产项目,随着各个项目的快速建成投运,2010年底,硅片整体产能达到3.5GW,在成功进取世界多晶硅制造领导者之后再次跃升成为全球最大的硅片供应商。

发力光伏电站

 保利协鑫致力于上下游产业整合,上游专注于多晶硅和硅片制造,下游则拓展太阳能光伏电站业务。

 保利协鑫利用协鑫集团的自身优势,在国家的产业政策支持下,经过多年的经营,在电力企业运营管理服务方面,已造就出一支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复合型经营管理团队,探索出一条独特、高效的运营管理模式。籍此,保利协鑫2009年在徐州率先建成了全国与亚洲最大的20MW太阳能发电项目,这个地面发电项目得到了同行的认可,目前运营情况良好。为太阳能发电起到了积极推动和示范作用,也促进了国内光伏市场的项目启动。

 2010年,保利协鑫进军美国两项光伏项目,跨出了进军海外市场的第一步。两个项目将全部由保利协鑫提供硅片生产的组件,这将大大有利于保利协鑫的业务销售,亦是全球拓展计划的初步实现。

 另外,保利协鑫审时度势,已经在积极准备中国政府分布于中国西部六省区、总计280MW的光伏电站项目,以进一步拓展国内光伏电站商机。[page]

构建光伏新版图

 随着近年来传统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由于能源使用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寻找绿色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成为各国政府和各类民间组织的迫切而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中国政府已拟定10年规划,将在2020年把清洁能源消费的比重提升至15%,未来中国政府将投入巨资发展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包括新能源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近期,面对日益尖锐的中东局势与日本核泄漏,国家发改委官员近期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将2015年与2020年的光伏装机目标提高,上调幅度分别达到1倍与2.5倍。

 保利协鑫响应国家的产业政策,以中国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为中心,积极向中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布局:为发挥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整合优势,保利协鑫积极向下游产业延伸,全力拓展包括多晶铸锭、单晶硅棒和切片在内的硅材料生产业务、硅片业务以及光伏电站建设。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保利协鑫早已踌躇满志。舒桦介绍说,根据对光伏市场发展前景的分析,我们敲定了明确的发展策略:一是继续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以稳健扩张的战略应对市场的波动;二是努力在客户价值、赢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等方面,打造理想的商业模式;三是与产业链条中的电池、组件的优势企业构筑长期战略同盟;四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内部挖潜,持续降低产品成本,2011年多晶硅生产成本有望降至20美元/公斤。

 2010年下半年,国内及海外客户增订或新订长期多晶硅产品及硅片供应合约,为了在未来4~6年间履行该长期供应合约责任,必须扩大产能。今年2月份,保利协鑫对外已经发布公告,今明两年内将投资约177亿港元用于多晶硅及硅片设施项目,届时多晶硅产能将扩充至65000吨。新投资可让保利协鑫位于徐州、无锡、苏州以及常州等地的现有厂房进一步扩大多晶硅产能以及扩大生产单晶硅片及多晶硅片业务。目前,此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到明年底将全部完成基建工作。

 “我们正全力以赴来完成这个目标,并可能提前实现承诺。届时,欢迎你们前来参观。”言语之间,作为国内新能源产业领跑企业的掌门人舒桦信心满满。

保利协鑫在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的1.2MW太阳能光伏项目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