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战略
本文摘要: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企业到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企业,靳保芳是怎样凭借自己的战略思想把晶龙集团推向全国、名扬世界的?靳保芳又是秉持怎样的战略思想,把晶龙集团深深扎根于华夏大

  

  “很抱歉,让你们等了一天。”几经周折,记者终于在晶龙宾馆见到了这位传说中“中国硅王”的真面目:一袭黑色的西服,略显疲倦的神态难掩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眼,走南闯北多年仍操着浓浓的宁晋口音。“刚从上海回来,紧接着又忙于晶龙集团高层开年度总结大会。”简单的寒暄不难看出靳保芳这位北方汉子的忠实、厚道。对于2010年,靳保芳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其掌控的晶龙集团去年势如破竹,规模、技术等屡创新高,实现单晶硅产能6000吨,硅片5亿片,太阳能电池产能2000MW,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突破19.1%。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企业到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企业,靳保芳是怎样凭借自己的战略思想把晶龙集团推向全国、名扬世界的?靳保芳又是秉持怎样的战略思想,把晶龙集团深深扎根于华夏大地?

  敏锐判断力笃定单晶硅

  1992年,靳保芳上任宁晋县电力局当党委书记兼局长。他认为,电力发展由于受地域经济的限制,仅靠电力不能获得大发展,必须“盘子外边找菜吃”,投资大的高科技项目。1995年,靳保芳在抓好电力发展的同时,大力兴办多种经营产业。经过无数次的调研、探索、分析、筛选,靳保芳在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将信息高速公路引入家庭的实施方案和关于人类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信息中,意识到作为信息产业主要原料的单晶硅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于是,紧紧抓住了这一发展机遇,把创办第三产业的目光瞄准了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单晶硅生产项目。
[page]
  就在靳保芳处心积虑寻找合作伙伴之际,正好听说,河北工业大学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的单晶硅研制已有多项成果问世,其中两项获得国家专利,一项获得国家发明奖。当时任丙彦教授是开发该项技术的负责人之一,靳保芳随即北上天津找他,提出了合作意向。任教授当时一听就拒绝了:“这个项目属于微电子光电子高科技项目,目前国内外都是在高科技人才集中、工业化配套健全的大城市搞,穷乡僻壤的宁晋县哪能搞得了这个?不行不行!”第一次接触就碰了壁。但靳保芳有信心争取到这个项目。人家不了解情况,猛然提出合作,的确是不现实。第一次不行,那就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在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后,靳保芳又找到任教授,向他具体地分析了宁晋县电力局上这个项目的优势:用电有保障,资金有保障,还谈到了企业信誉、企业实力以及宁晋的投资环境,充分表达了上单晶硅项目的信心、决心和诚意。他“三顾茅庐”向河北工业大学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发出诚挚邀请,对方最终同意签约立项。于是,1996年3月,作为宁晋县电力局第三产业的晶隆半导体厂(晶龙集团前身)创建,当年投产达效,创利税100万元,填补了宁晋县高科技产业的空白。1997年,又与世界最大的硅片供应商--日本松宫半导体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了宁晋松宫半导体有限公司。2003年,靳保芳对多家“三产”企业实施改制、兼并,创立了河北晶龙集团,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单晶硅切片生产中心。靳保芳作为晶龙集团的董事长自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硅王”,并先后被评选为河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

  凝聚创新力领跑光伏产业

  从最初太阳能电池技术追赶别人的脚步,到如今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18.9%,实现可量产,跃居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领先地位。

“出身内陆县城,涉足太阳能光伏产业这样的高科技产业,5年求索,5年爬坡,技术上实现了可喜的转变--即由最初追着别人跑到现在技术业界领先。”谈到技术优势,靳保芳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历史地看晶龙集团,不难发现,扭住科技创新不放松,敢于向科技前沿进发,持续不断地技术突破是企业迅速腾飞的重要支撑。”

  在追逐光伏产业创新的道路上,1996年诞生于河北省宁晋的晶龙集团付出了超乎人们想象的艰辛。从最初生产单晶硅棒,到形成拉晶(多晶铸锭)、切片、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和系统安装产业链的历程,一步一步提升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感受到了不断超越的进步。在初创期,晶龙集团就在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先后制定和实施了科技创新条例,成立了科技创新委员会,创办了电子材料研究所,不断加大企业的科技投入与强化科技创新力度。晶龙集团从立足自己研发转变为跟踪世界先进技术,重点突破高、精、尖技术规模化生产的瓶颈,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设立了改善创新管理委员会,出台了《改善创新管理规定》和《专利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对取得成果、表现突出的创新人员加大奖励力度,真正的做到了“以奖促优”,不断提高了创新人员的科研能力。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各类知识产权讲座、咨询和培训,在企业内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对创新成果的推广实施进行不定期的稽核,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素质过硬、技术高超的技能人才,为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page]
业内人士都知道,在光伏这个新兴产业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才算真正的“强者”。而华北平原内陆小县城宁晋,没有大都市的繁华,更不具备大城市的技术、人才优势。在2005年之前,晶龙集团在太阳能产业中还没发展到太阳能电池产品生产这一环。很显然,这一技术靠自己根本不可能实现。晶龙集团曾经走过一段弯路。2005年初,晶龙集团与一家企业合作建设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当时建设一条生产线大约需要7000万元,投资巨大。但由于技术落后(属发达国家淘汰的技术),没能生产出合格产品,资金也损失了不少。晶龙人没有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止步。综合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靳保芳准确地掌握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技术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5月,晶龙集团与来自澳大利亚的太阳能研究技术公司、澳大利亚科学家团队建立合作关系,科学家团队以科技入股15%,三方成立以生产太阳能电池片为主的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率投产即达到17.468%以上。晶龙集团借助晶澳太阳能在美国成功上市从而进军国际光伏产业舞台。

追求的高度越高,取得的成就也越大。光电转换效率每提高1%,成本就可降低5%~6%。晶龙集团深谙此道,先后建起晶龙技术中心、硅材料研究中心、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太阳能组件研发中心等4个研发中心,与国际顶尖研发机构、大专院校合作,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承揽国家级科研项目,着力抢占光伏行业科技最新制高点。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继2008年突破18%后,最新已达19.1%。“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占领了科技的制高点,才能占领市场的制高点,最后也才能占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制高点”,靳保芳坦言,技术上的飞跃,让晶龙集团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

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创新,晶龙集团实现了收益和效率的双增:晶龙集团除自主研发的太阳能电池“赛秀”技术外,生产的硅探针材料与硅环系列产品顺利通过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认证,成功打进国际硅材料高端市场,打破由美、日、韩垄断的高端半导体级集成电路硅材料市场;研制成功的“高寿命单晶硅”是制作激光探测器的重要材料,少子寿命比原来的太阳能及产品提高10倍以上,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线切技改项目月产量由11万片提高到22万片,全年可为企业增收3亿多元;自主研发的掺镓硅单晶技术不仅在国内取得了专利证书,而且在美国、欧洲也获得了专利审批,破解了世界性难题;156石墨框改善使每台PECVD的产能提升了20%,年创造效益1400万元……据最新统计,2010年晶龙集团共完成科技创新、技术改革、管理改进项目360个,比2009年增加了100项,创新项目数量再创新高,其中申报国家专利36项。创造了“平均每天完成一项创新,十天申报一项国家专利”的晶龙集团奇迹。

依熟悉国际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靳保芳看来,在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中,“赛秀”的飞跃仅仅属于短暂领跑,而后来者追赶的脚步会越来越快,被超越也许就在下一刻。有着危机意识的晶龙集团,开始在新技术储备和全面提升整体技术水平,补齐短板上下起了功夫。靳保芳时刻提醒自己的员工:“新兴产业的风险是最大的,新技术新材料的突破,可能会让一个企业的生产线一夜之间变成闲置资产。”因此,对晶龙集团来说,大家时刻关注的是科技前沿的最新变动。而涉及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技术储备也早已展开。致力于“开发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晶龙集团正以“赛秀”这一世界领先科技为契机,展开新的迅跑。
[page]
  高效决策力战略制胜天下

  “天下之事,待机而动,伺时而发,万事而无不成。”这是南宋名将宗泽的名言。一路走来,靳保芳经历了多次风险经营,每一个脚印都是那么坚实沉着。晶龙集团,短短数载,光伏电池出货量就超过美国的FistSolar,问鼎全球榜首。取得这样的成就,靳保芳高效的决策与胜人一筹的战略思想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靳总是天才的企业家。”晶龙集团员工这样评价靳保芳。作为晶龙集团的掌门人,靳保芳不仅要考虑一些日常事务,更重要的是还需考虑一些带有企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即企业的战略决策。靳保芳正是凭借员工所谓的“天才”决策,在晶龙集团的转折点作出了科学而准确的抉择,为企业的每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这也是晶龙集团跳出光伏企业寿命较短“怪圈”、屡战屡胜的法宝。

  靳保芳虽然财贸中专毕业即参加工作,但见识颇远。2008年9月份以来,靳保芳在晶龙集团连续打出漂亮的“组合拳”:在市场尚好的情况下,率先“甩货”,在高价位时清空了库存,上亿资金“落袋为安”,危机袭来时轻装上阵;在股票价格较高时,卖出晶澳得上亿美元;及时从国内生产多晶硅的合作中退出,在多晶硅价格大幅下滑前抽身而退,保证了资金的安全;2009年,晶龙集团得知美国一家企业低价销售一批单晶硅切割机,当时有些人表示犹豫不愿购买,但靳保芳却敢冒风险,当机立断买下。当时的世界单晶硅产业也有行业景气周期。在当时美国经济大滑坡的情况下,甩卖设备很正常。靳保芳经过调查得知,这些设备是因为企业倒闭,不得不低价销售的,只有正常价格的十分之一,而且这些设备又是晶龙集团迫切需要购置的,所以在其他人员不支持的情况下靳保芳决定购买……一系列高效的“运作”让晶龙集团在2009年因市场剧变而压力大增时资金充足、“血脉畅通”。一个科学的决定为企业节约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开支。这在别人看起来,可能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但这恰恰是一个企业的战略决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靳保芳敢于大胆作出如此决定,缘于其对未来市场形势判断得敏锐、准确。因为如果对市场形势判断不正确,将来可能造成重大失误,甚至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企业经营决策需要有胆识,有识才有胆,将超前意识、调研分析、风险经营进行综合运用。靳保芳正是凭借其卓越的学识与胆略使其步步为营、愈战愈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赞誉。

“经营总是有风险的,就跟打乒乓球一样,打擦边球才是最厉害的。总是求稳的话,永远打不好。就是说在这里面要有一点冒险精神。风险,这对别人来说是风险,但对企业家来说未必就是。有胆就有识,战略决策是以周密的调查为前提,我已经做到心中有数了,而不是盲目的,这就不怕风险了。相反,拍脑袋瓜去决策,就会犯大错误,这种风险必然是冒险的,也必然会失败。”靳保芳回顾自己多年来在市场上一次次化险为夷的经历时这样说。高效的决策力和战略思想上的成功无疑成为晶龙集团飞跃的坚实羽翼。

  强化企业行业责任推进产业纵横发展

  为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建设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市场,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2010年5月17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国内22家光伏企事业单位作为发起单位,在江苏常州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并举行了成立大会。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作为联盟联合主席之一,代表联盟宣读成立宣言,向社会承诺联盟将致力于促进产业内以及跨行业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推动建设完善的标准和知识产权体系,搭建信息交流、技术合作、市场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相关产业界的充分沟通,支撑光伏市场的健康发展,开展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益事业。而今年1月12日,晶龙集团和宁晋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的《太阳能级单晶硅方棒、单晶硅片》河北省重点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乃至国际光伏行业空白,这是晶龙集团作为联盟主席单位的一个小“作为”,也是晶龙集团履行社会责任中行业责任的一个具体体现。
[page]
  “行业标准是实名词,不能务虚。单晶硅方棒与硅片也只是光伏产业的一个环节,而且是在河北省内施行。”面对当前《可再生能源法》等各种已有法律、章程落实比较艰难的现状,靳保芳感到欣慰的同时站在整个产业的角度道出了更高的希冀,“希望尽快从国家层面制定严格的全产业链的标准以及上网电价法,以加快推动光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国外光伏产业的设备制造、工程设计、上网电价等各项标准相对健全,有力推动了产业的强劲发展。而国内光伏厂商和市场竞争都比较杂乱、无序,由此引发的行业洗牌、价格战、盲目投(扩)产、阶段性产能过剩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所以,健全的行业标准以及上网电价法的出台成为众望所归,而这也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靳保芳今年两会时的一个重要提议。与此同时,国家也在加强进行此项工作事宜。2010年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了《多晶硅行业进入条件》就是有力的佐证,相信其他相关标准亦将后续出台。

继2007年多晶硅产能过剩之说后,光伏产业又一哄而起,纷纷扩产和上马。“不存在过剩!所谓的产能过剩是指由于组件组装工序简单导致很多小作坊进行加工而致使组件价格大幅下降,其实市场需求还是很乐观的。真正良性竞争的结果是进步,也会更接近上网电价。我们最担心的是无序竞争,联盟也将通过论坛、展会等多种途径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强行业规范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市场、解决国际纠纷,并以联盟企业的主导作用促进整个行业自身竞争秩序得到规范,构建充满活力的产业创新体系,重视产品、技术、人才、经营、融资的有效创新,引领光伏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大多数人认为项目增速过快将导致2011年乃至今后几年组件产能过剩之际,靳保芳斩钉截铁地说,“是否过剩由市场最终决定,当下时节已经非销售旺季但我们的产品仍供不应求,而且价格也很可观。”靳保芳的胸有成竹绝对不仅仅只是给旁人吃定心丸,因为就在记者采访回京短短数日,晶龙集团就捷报频传:先后与美国tenKsolar达成0.4MW的“SECIUM”(赛秀)高效太阳能电池片供应协议,与意大利可再生能源公司提供29MW光伏组件,还与一家欧洲太阳能系统供应商签署400MW光伏组件供货协议等。难怪在采访时记者看到晶龙集团仍在紧锣密鼓地扩产,据陪同的段同刚主任介绍晶龙集团投资12亿元启动的20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工程预计4月份投入运营。投产后,将带来年新增销售收入46亿元、利税10亿元的巨大经济效益。加之扬州等基地的产能,晶龙集团总产能届时将达到3000MW。

  远见赢在执行力积极布局“十二五”

  到目前,晶龙集团已经形成了河北、江苏、上海三大基地三足鼎立的格局。三大基地各有侧重,互为依托,南北呼应,呈现出强势崛起的态势。

  河北基地包括宁晋园区、邢台园区、石家庄园区、三河燕郊园区,是以太阳能单晶硅为主的包括拉晶、切片、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宁晋园区是国家火炬计划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年产单晶硅6000余吨,产量连续8年居世界之最,其生产的太阳能级、半导体器件级和集成电路级硅单晶在业界享有盛誉。目前,硅片年生产能力达5亿片、太阳能电池片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MW;江苏基地包括扬州园区、东海园区,是以太阳能多晶硅为主的包括铸锭、切片、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等产品的制造基地。上海基地是以晶澳总部为依托的集销售、科研、投资、信息和电池组件等为一体的龙头带动基地。

没有先人一步的思考,就不可能掌握市场先机。靳保芳坦言,晶龙集团在河北和长三角地区布局,可以实现资源、人才、科技、市场的有效利用,内可以辐射全国市场,外可以连通世界舞台,十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去年晶龙集团的发展态势就是对靳保芳谋略的充分肯定: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后难得的发展机遇,晶龙集团以“调结构、强内功、创品牌、促发展”为战略方针,开拓进取,在技术和规模上双发力,实现了双突破,获得了质和量的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晶龙集团新增单晶炉126台,线切机42台,石英坩埚生产线2条,投资12亿元的600MW太阳能电池工程正在建设。目前,晶龙集团已经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

  “晶龙集团瞄准的更高端是‘十二五’期间闯进世界500强,做千亿企业。”靳保芳满怀信心为企业定下了一个更高的目标。进入全国500强的晶龙集团初步完成了资本积累,资金充裕,三大战略支撑也已经具备雏形。靳保芳坦言,进入中国500强,已经成为历史,是晶龙集团奋斗的一个新起点。向高端进军,锻造晶龙集团国际品牌,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把中国品牌推向世界,向世界500强目标迈进,是企业新的征程,这更能激励晶龙人奋进的脚步。当然,这需要在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构筑起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稳定安全的产业构成,就像俗语所言“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晶龙集团的发展战略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海到无边天是岸,山登绝顶他为峰。靳保芳让晶龙集团在战略上又一次捷足先登,抢占了面向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如今,扎根于凤凰城--宁晋的晶龙集团,犹如一条巨龙腾飞于世界经济浪潮中,相信必将演绎一部惊心动魄的光伏发展传奇。

  说起靳保芳的人格和魅力,曾有这样的描述:“靳保芳像一位元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若定;靳保芳像一位儒商,恪守诚信,精于算计,义中取利;靳保芳像一位农民,待人宽厚,勤俭持家,朴实无华;靳保芳像一位学者,虚怀若谷,勤奋好学,善于思索;靳保芳像一位探险者,不惧艰险,迎难而上,勇攀高峰;靳保芳像一位政治家,胸怀坦白,理想坚定,意志如钢”。

作者:侯骁恩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