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制动光伏局
本文摘要:上网标杆电价的出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的发布,处于政策巅峰的光伏产业似乎正在悄然变革,或翻天覆地。光伏发电政策扶持必不可少,但是市场机制在整个光伏局中发挥着最基础的作

高速发展的6年,中国光伏与世界一同走过。
这是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这是中国光伏产业很无畏、很蓬勃的6年。她变成了全球最大的
光伏电池、组件的生产与出口国;中国电站投资商正活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光伏资本的增
长率已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这是一个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我们对这个产业总是充满期待。现在,适逢政策春风劲动,
而市场规则又在发挥着无形的力量。我们在思考怎样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这是无疑又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市场无疑在这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力量,”李俊峰很坚定地说。

                
 

         中国,光伏产业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快速通道。
  上网标杆电价的出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的发布,处于政策巅峰的光伏产业似乎正在悄然变革,或翻天覆地。有媒体这样形容作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的李俊峰, “只要是关于新能源的会议,就会看到李俊峰行色匆匆的身影。”无论是新能源企业老总,还是媒体记者,都会有这个默契。
  刚刚休假回来的李俊峰,在能源研究所的办公室接受了本刊采访。看起来精神饱满,谈话非常富有逻辑,他会说“问题问的差不多了吧”,但是不会因为记者追问问题而敷衍了事,正如外界所说的是个严肃的人,也像大家说的一样严谨。
  开始之前,李俊峰说:“我说话喜欢比较直接一点,不喜欢拐弯抹角。”整个采访下来,一个清晰的观点跃然在你的面前:光伏发电政策扶持必不可少,但是市场机制在整个光伏局中发挥着最基础的作用。[page]

标杆电价尘埃落定
应市场而生
  话题从业内最关心的上网标杆电价开始。7 月24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称按照社会平均投资和运营成本,参考太阳能光伏电站招标上网电价,以及中国太阳能资源的状况,对非招标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全国统一的标杆上网电价。
  上网电价的出台,一方面是落实《可再生能源法》的必然要求。《可再生能源法》要求分步骤、有目的地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固定上网电价。另一方面,上网电价的出台顺应了光伏业界的呼声。这几年来,尤其是风力发电出台固定的上网电价之后,光伏业界一直在呼吁光伏发电应该尽早出台固定的上网电价。另外,固定的上网电价符合了电力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为什么这样说呢?发电行业就是这样,一个电站安全运行10~20 年,主要是通过发电的收入来收回投资者的成本,使投资者投资发挥到最大的效益。如果给投资商一个明确的上网电价,这就是给了投资商一个明确的回报预期。无论制定了怎样的固定上网电价,究竟能不能赚钱,在什么地方能赚钱,什么条件下能赚钱,可以算得很清楚。有了固定的上网电价之后,企业完全可以自主地进行风险成本控制,这样可以避免盲目的投资,避免投机行为。”在他看来,这次国家出台的固定的上网电价总的来说尚算合理,对于推动光伏发电市场的形成有着及其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尚待进一步完善
  同时李俊峰也强调,太阳能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相关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应该与光伏发电行业发展规模、实际水平相适应。他说,这个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太阳能具有分布广、有区域性差别的特点,存在不足。此外,该政策还应该完善、细化相关条款,促进技术进步,并适度控制市场规模。这个政策具有局限性,只适应西部七省的实际情况。而且,该政策到现在也没有公布政策执行后的具体细则。比如光伏发电项目的具体核准时间、补贴资金的来源以及接入电网的核准条件等都没有公布。
  国外曾经有过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李俊峰举了个例子,前几年西班牙装机容量突然大增,短短几年之后忽然骤降下去,这种教训应该吸取。现在德国、意大利都在考虑,是否应该通过规模来定价格,制定固定的上网电价水平应与规模相适应。另外,还需要显著的技术进步来推动,“就像德国,每年降多少给你一个预期,这样都需要慢慢的完善,总之,上网标杆电价一个好的政策,但是需要完善与调整。”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欧洲的经验表明等到发现光伏装机太多后再采取措施,代价就过于沉重。
  “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去完善这个政策。”李俊峰表示,首先是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要相适应,不能因为出了上网电价政策,国内产业就一窝蜂似的发展,应注意制定合理发展规划;其次要充分考虑太阳能发电特点,把分布式发电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最后要通过政策扶持确实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发电成本不断下降,使其成为老百姓承受得起的“绿色电”。
  总的来说,业内期盼已久的光伏发电标杆电价终于尘埃落定,光伏发电不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而是有价可循。虽然全国单一的标杆电价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价格的政策效果也有待时间验证。但是毕竟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可贵的一步。2011 年7 月24 日,必将成为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和所有关心光伏产业的人们一样,对于光伏产业的未来和中国的未来,我们从来都不缺少信心,并将一直满怀期待,且思且行。[page]
与“金太阳”短期并行
  “上网标杆电价的确定在短期内不会对金太阳工程产生影响,但是长期看来是有影响的。”李俊峰若有所悟的说,“金太阳工程”只是一种过渡形式,不能作为一个常态来发展,“作为一种补贴的方式来发展一种东西,本身是不科学的”,李俊峰毫不讳言。在他看来,金太阳工程是在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在没有固定的上网标杆电价出来的时候,是快速启动市场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最大的缺陷就是在于:一方面,补贴标准如何确定;第二方面,目前的补贴标准不是以发电量作为考核,而是以装机容量为考核的标准,这是电力行业比较忌讳的事情。电力行业的特点就是以发电量来回收成本。金太阳的竞标者一旦中标就会获得国家财政补贴的70%,装机完成之后给30%, 这样投资成本就回收回来,以后发电如何就没人问津了。第三方面,“金太阳工程”监管成本很高。“金太阳工程”施工之前需要报项目,审查项目、批准项目,项目完成以后还要对项目进行验收,而验收之后如何监督更是一项复杂而又艰难的工作。“当金太阳项目数量少的时候还可以监督,但是如果项目多起来,形成成千上万个项目规模的时候,如何去监督这些项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怎么去避免造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靠自制力来约束自己,而是说靠别人来约束企业行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如此,靠别人是约束不住的。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靠你自己的表现来为你自己盈利。”李俊峰认为,“金太阳工程”会逐渐的淡出光伏市场,金太阳这种补贴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不是特别认可的做法,但是在光伏市场发展的初期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的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固定的上网标杆电价确立之后,两者还需要3~4 年的并行时间。所以说,固定的标杆上网电价出台对“金太阳工程”是有一定影响的,在短期内会并存,但是长期看来,补贴政策趋向于价格政策,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市场敦促企业赶工
  按照上网电价通知的要求,12 月31 日前建成投产的项目亦可享受1.15 元/ 千瓦时的上网电价。这使得大量项目正在加紧赶工,突击在年内建成。即便是在7 月1 日之后核准的项目,1 元/ 千瓦时的电价对于在甘肃、青海、西藏、宁夏等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的光伏项目仍然有盈利空间。因此,导致大量光伏投资集中涌入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突击建设,赶在12 月31 日之前投产。由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的出台,光伏开发商在西北地区的项目都是“大干快上”,当地的原材料价格、人工价格跟风上涨。
  李俊峰解释道,“这是很正常的企业行为,不应上纲上线,更不应该否认与批评这种做法。如果电价政策很明确,12 月31 号之前建成可以享受1.15 元/ 千瓦时的 上网电价,明年1月1 号建成就是1 元的上网电价,0.15 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企业有什么理由不抓紧时间去建呢?没有必要说这种现象是一哄而起,这就是市场。”李俊峰说这就叫市场经济。“举个例子来说,某商场商品正在打折,第二天促销活动就结束所有商品恢复原价。正好有一件你特别喜欢的衣服,如果你今天不去买而非要第二天不打折的时候去买,我想这种人就是傻瓜。在这一点上大家不需要大惊小怪,有人称这是突击建设,反问一句,突击建设有什么错误呢?这是对政策的一种反应。2011 年建成就是1 元的上网电价,为什么不赶在2011 年12 月31 日之前建成而取的1.15 元的上网电价呢?这就是市场经济,这就是市场行为。”[page]

平价上网 市场趋势
  8 月12 日,由李俊峰作为课题召集人并主持编写的《中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在北京发布。这是在固定上网电价政策颁布半个月之后发布的,这个时间点值得玩味。“其实,在上网标杆电价出来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研究。我们呼吁,希望有一个合理的固定电价水平,比如全国平均水平1.2~1.3元左右的,到2015 年下降到0.8~0.9 元,呼吁国家能够出台一个固定电价,来推动平价上网。我们在技术上政策上与市场规范上都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我们的报告还没有正式发布的时候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就发布了上网标杆电价,速度之快出乎我们的意料。”李俊峰如是说。
  原计划于6 月份发布的《中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发布,该报告研究和分析了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现评价上网的技术路线,探讨了促进技术发展、推动成本下降、建立商业化发展的政策框架与进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可能性。“这也是报告的核心内容,”李俊峰希望通过价格的方式来建立市场,有效推动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冷静看待欧洲市场
  李俊峰说,目前光伏市场有两大块:一是欧洲市场,属于替代性的市场;一是类似中、美、印市场,是在政策调控下竞争的市场。现在欧洲市场比较稳定,中、美、印等国的光伏市场则正处于起步阶段。
  因为欧洲是光伏的主要市场,差不多占了全球市场的80%,其他地区加起来大约占20%。“下调价格的背景主要有两大因素驱动,一个是政策,欧洲原来的政策就是相关补贴要每年有一定下调,就是要推动技术进步,试图通过规模化来降低成本。只不过因为这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兴起之后,成本下降比较快,价格下调的幅度就比较大,这个对中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另一个是利润空间,2010 年包括英利、天合的年报都是毛利率百分之三十几,纯利率是百分之十几,他们的利率远远高于社会投资的平均回报率,所以说这就造成了国内,甚至包括国际上投资的暴涨”,李俊峰喝了一口茶接着说,“但是这种暴涨并不能说是盲目的,这只是一个向高利率、高回报率的方向流动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2009~2010 年扩张很快,原来大家都认为2009 年会有大幅度下滑,因为2008 年金融危机,结果没有下滑,欧洲的市场还涨了百分之三十多。到了2010年大家认为是一个调整期,结果也没有调整,涨了100% 还要多一些。”对于市场的认识,李俊峰总是鞭辟入里,看的比大家更加远。“行业都在看好这个市场,所以很多厂商都在扩产扩容,这种扩产扩容的速度比市场扩大要快得多,这就促使欧洲进一步下调补贴价格的水平,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因为补贴少了,那么开发商就要降低价格,而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又推动了补贴的下降。从光伏产业的发展来说,从欧洲政府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这种情况[page]下,2010 年的装机量,已经完成了2015 年的装机目标,原来是2015 年达到1500 万千瓦或者2000 万千瓦,但去年就达到了1800 万千瓦。从政府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目标是提前实现了,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原来的企业都是看着像英利、天合30% 的回报率,结果大量投资,现在成本下降了,所有光伏企业都要向平均利润率看齐。很多装备制造都走过这个路,光伏也会走到这个地方来,这也是对这个行业敲了一个警钟。”
  综合来看,欧洲市场的发展相对于去年来说没有高速的增长,这对于中国的组件生产商来说,是一个冲击。“本来平稳的增长是产业发展的合理状态,但是我们国家去年光伏产业有一个相对过快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增速降下来了,造成了产能的过剩、产品的积压。爆炸性的增长潜伏着爆炸性的危机,去年光伏产业增长了129%,去年把今年的发展空间吃掉了,寅吃卯粮。因为本来就那么多,今年多卖一点,明年就少卖一点,这很正常,就像雨季和旱季一样,正常的周期循环与波动。这就是市场,市场就是有赔有赚,有好年景也有不好的年景。所有的行业都是这样,不仅仅太阳能光伏行业。”李俊峰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坦然面对市场的潮起潮落。
  2009 年,全球的太阳能光伏产量不到10 GW,安装量只有7 GW,而去年太阳能光伏产量超过20GW,装机容量达到了17 GW,太阳能光伏产业进入了每年千万千瓦的级别的发展速度,在李俊峰看来,太阳能光伏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补充能源了,而是能源发展很重要的方面。在欧洲,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占发电装机容量的30%~40%,而在美国也有将近10%的新能源装机是光伏发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这说明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的形势已经到来。”李俊峰介绍,从去年开始,光伏装机容量都会呈现每年不少于 15~20GW 的增长速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喜人的发展水平,装机容量已经相当于风电装机容量的一半左右,与全球水电的发展水平相接近,已经处于一个相当不错的发展阶段。“总得来讲,这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小打小闹到规模化的发展。”

示范推广亦有弊端
  前一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称,到2015 年中国将建设100座新能源城市、200 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0 座新能源示范区和10000 个新能源示范镇,今后中国还将继续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等综合新能源技术的示范应用,形成新能源利用的局部优势区域。李俊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不是特别赞成这种做法,100 座新能源城市、200 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0 座新能源示范区和10000 个新能源示范镇是具有特殊性,但我更希望国家能出台一个普遍性政策,不是对某一个城市有特殊的优惠政策。”
  李俊峰接着说,“在推行某些新生事物比较困难的时候,我们希望做一些示范城市与试点示范,这意味着这些东西很难做,可行性比较低,通过示范的形式获得一些经验以利于推广。而现在新能源产业已经发展到了规模化的成长阶段,示范还有什么作用呢?”李俊峰并不是特别的欣赏通过示范的形式,来推动新能源规模化的发展,他认为示范性的东西毕竟尚不成熟,比如说在某些很不成熟的领域,需要建立一些示范点寻求一些政策的突破点,“一旦成熟起来,可以规模化发展了,何必去建立示范城市呢?我并不是说他一定会失败,但是,这对于推动整个新能源产业或者光伏产业的发展来说,这种做法的作用不一定很显著。应该通过市场行为来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示范工程终究还是以补贴的方式来发展。”李俊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除了这100 座新能源城市、200 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0 座新能源示范区和10000 个新能源示范镇之外的城市、县市是不是都不做新能源产业了?发展尚未成熟的绿色概念,比如低碳试点,现在还没有统一概念标准,大多数人不知道低碳要做什么,但是‘新能源’概念就很明确了,无非就是太阳能热水器、生物质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国家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政策,如果不去做大规模的发展而是通过示范城市,“这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潮中,这种作用微乎其微。”[page]

并网并非技术问题
  对于业内颇为关注的新能源并网问题。在李俊峰看来,光伏并网并不是技术问题。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技术上都不存在问题,尤其是光伏发电更不存在技术问题。风能存在的障碍在于可以进行风力发电的地方没有铺设电网,必须等到电网过来才能做到并网,与风力发电不同的是,光伏电站可以在靠近电网的地方建起来,可以就近上网,因为太阳能无处不在,并不并网只是成本高与低的问题,电网技术上不存在问题。
  而体制上的问题,需要各方面来协调解决。“要实现共赢,很多专家或政府官员都说,要打破垄断,但是现在的条件下,所有的电力系统一开始都是分布式的,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才开始并网联合。”
  李俊峰说,所有的分布式都要考虑到电网的利益。在发电量充足的时候用发电来满足需求,当发电量不足的时候又需要电网来补充,要给电网适当利益的保证。政策要保证各方的利益,电网、装备制造商、开发商等几个方面的利益都要兼顾到,才会做好,如果把电网的利益忽视掉,那么电网就成为新能源并网重要的阻碍,没有利润电网是不会积极参与的。如果希望电网积极参与,那就需要一定的经济激励,“也就是说,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不能以牺牲一方的利益为另一方的人获取利益,要让大家实现共赢,这是解决电网上网问题最关键的所在。”

光伏行业市场状况
  目前,中国的光伏企业几乎都是在中下游,上游硅材料方面受制外国比较大。中国企业在装备制造这方面有比较优势。“比如说人家做一个500 兆瓦项目需要三年,我们可能一年就做出来了,我们的制造能力很强,但技术方面大多受控于国外,也就是‘两头在外’的情况,技术与市场都在外国。”
  “国内光伏产业先进技术的优势总体来说并不明显。光伏制造所需要的是普通的装备,你买的到,别人都买的到,可能需要你做的更精细一些,才会有更好的竞争力。在这个角度说,这个行业不存在什么明显的先进技术。但是这里有一个垄断技术的问题,像英特尔,大家都指责他垄断,但是没用,大家都是用他的技术,不用他的技术你就做不好。现在国内光伏行业连核心技术都不明显,更不要说垄断技术,这种情况下就无法获取超额利润。无锡尚德、常州天合这些企业,不能说他没有核心技术,他也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但是这种核心技术没有形成垄断,没有形成独占市场的情况,他们现在掌握的核心技术不足以让他垄断市场、独占市场或者确保他的市场份额。反观美国的第一太阳能公司,在碲化镉薄膜电池技术方面,几乎形成了垄断,在美国光伏发电企业里面独树一帜。技术类同是晶体硅光伏电池企业最大的一个挑战,市场准入门槛很低,在市场竞争中大家都往低价格走,这是基本的趋势。国家一直加强光伏的技术投入,技术方面很多是努力了不一定有成效,但是不能因为可能没有成效就不投入,投入是必须的,只是这种投入在短期内无法改善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技术掣肘。”李俊峰很坦诚地说。
  现在光伏发展需要补贴,还没法实现自由竞争,毕竟光伏的成本还比较高,这就需要成本进一步下降才能够实现均价上网。目前降低成本主要有三大途径,第一是规模化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比较集中,以此形成下降,但是这种自然的下降是有限的;第二是技术装备的进一步竞争,“就是说如果市场里只有一家企业,他是不会便宜卖的,如果有三五家出来,价格就会下来”;第三就是原材料的成本下降。[page]
  目前原材料的进口量占国内需求的一半。同时,国家也在不断地加强硅材料方面的科研投入,但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很难改善这个局面。现在基本上还是从国外引进技术,然后消化吸收再去创新。在技术层面受制于人的情况比较明显。
  但是谈及国内市场的状况,李俊峰则是持有相当乐观的态度,“不能说国内市场没有真正的开启。2008 年光伏装机容量比2007 年翻了一番,2009 年光伏装机容量又比2008 年又翻了一番,2010 年又比2009 年翻了一番,连续三年都保持百分之百的增长速度,而今年又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增长率,今年装机规模可能达到2GW,由此可见,中国市场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所以,不能说中国市场没有启动,连续三四年实现百分之百的增长已经很能说明问题,很少有国家能能达到这样的增长水平。可以这么说,中国市场已经开始了起步阶段,但是光伏市场什么时候能够进入一个规模化的发展阶段?我希望在今后的两三年内,光伏装机容量每年能有2~3GW 的增长水平,到2015 年达到5~6GW,而到2015 年以后能够进入10GW的黄金发展阶段,中国光伏发电市场是最大的潜在市场,大约6~7 年之后,中国光伏市场占全球光伏市场的一半是可能的。”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李俊峰特别告诉我们,协会正在做一些政策研究的跟踪,引导企业朝着更规范、更符合市场发展的方向发展,推动国家政策的规范化并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光伏产业已经从一个幼稚产业逐渐走向成熟产业。虽然国际投资界一直打压中国的光伏企业,多数企业跌破发行价。但是在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政策的不断加持,市场的逐步开启,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企业依然活力十足,光伏投融资异常活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呵护如同朝阳一般的这个产业呢。
上网标杆电价的出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的发布,处于政策巅峰的光伏产业似乎正在悄然变革,或翻天覆地。整个采访下来,一个清晰的观点跃然在你的面前:光伏发电政策扶持必不可少,但是市场机制在整个光伏局中发挥着最基础的作用。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