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同行
本文摘要:王勃华,中国光伏产业联盟首任秘书长,采访中说“中国大陆的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正在稳步地提升,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的,并且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

他是一个探索者,在行进中寻找着国内光伏产业的方位和走向;
他是一位布道者,各种场合他毫不吝惜对光伏产业的褒扬之词;
他是一名思考者,一直在尝试如何辩证地看待光伏产业的发展;
他把当前大部分的精力与热情投放于光伏产业,因为他笃信光伏产业未来价值无限。
他——王勃华,中国光伏产业联盟首任秘书长,一句“中国大陆的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正在稳步地提升,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的,并且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已经让我们感动不已。

·《光伏产业观察》杂志记者 王忠凯

【正文】

    亚洲太阳能光伏工业论坛上, 缜密的分析、恰切的言辞,王勃华的思想者与布道者的混合气质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听众。

    五月的北京,已经感受到了夏的气息。如约来到王勃华位于万寿路的办公室,绿荫环绕的办公楼在骄阳的照射下,格外分明。推开大门,简约而不失庄重的办公室,印证了初次见面时王勃华给笔者留下的印象。刚从亚洲光伏工业展览会回来的王勃华,还没来得及卸下一身的疲劳,就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作业”。如同热情奔放的夏天,他对这个行业总是饱含激情。

    作为中国光伏产业联盟首任秘书长,谈及光伏产业,王勃华总是滔滔不绝。这位在联盟成立之前,就被业界所熟知的人物,对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持有怎样的观点?作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见证者,王勃华会向我们讲述怎样一个中国与世界的故事?[page]

 

 样本产业 

 

    2007年~2010年连续四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蝉联世界第一位。201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大概在世界占50%,全球前10家太阳能电池厂商中,中国大陆占了4家。2010年,全球硅片产量达到19GW,中国产量达到11GW,大概占58%。2010年,全球多晶硅产量近16万吨,中国大陆产量约为4.5万吨,约占全球的28%左右。在光伏专用设备方面,去年的销售额超过了30亿元。在应用方面,中国去年的装机容量为500MW,占全球当年装机容量的2.7%,与以往的1%相比,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综上所述,中国大陆的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一个从业人员数十万、经济规模千亿元级的大产业。

    “2005年以前,我们的产业还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能有如此大的发展,这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王勃华说道,“这些发展主要表现在,产业链不断完善;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比如多晶硅方面,单个企业实现年产达一百吨以上,我们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但是从百吨级发展到千吨级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又过了仅仅一年多,中国便产生了万吨级的生产企业。”在电池生产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全套的晶硅电池关键生产技术,单晶硅/多晶硅电池的产业化光电转换效率在世界上处于比较先进的水平。在专用设备方面,中国以较快的速度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2010年当年光伏设备销售已超过30亿元,相当一部分设备已经实现国产化,有的实现了出口,有的甚至实现了批量出口。

    “这些成绩的取得确实是可圈可点的,是非常了不起的,是可喜可贺的。我国各种工业产业门类不少,大的产业门类几十个,小的产业门类成百上千,光伏产业在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小的产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是非常值得总结的。”对于中国光伏产业取得的成就王勃华从不吝惜溢美之词,其对光伏产业的感情可见一斑。

光伏提速效应

    王勃华直言:“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他认为,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截至2010年,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已经有16家;全球光伏电池产量前10家中中国大陆占了4家;全球多晶硅产量前10家中中国大陆也占了4家;在全球的硅片/硅锭产能方面,前2名均为中国大陆企业;在有关国际统计机构统计的全球10大光伏设备企业中,中国企业的身影也已经显现其中。”此外,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已经有好几家中国大陆企业陆续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建立工厂。“一句话,我们的光伏产业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光伏产业对中国制造业的一个贡献,它给了世界一个重新认识中国制造业的机会。”

    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符合国内外发展的大趋势,也符合国家整体的发展方向。《可再生能源法》宝剑早已出鞘,新能源的战略性地位已经提升至国家高度,光伏产业的发展,总体上来讲,符合国家发展大的节拍,“应该说这对于兑现国家对国际社会的承诺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面对外界对光伏产业的诟病,王勃华总是以笑应之。“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许你会变得更加睿智。虽然现在大陆有95%产品出口国外,但我们在为世界环境做出贡献的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一个很好的、产业链较为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为国家将来新能源大踏步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产业基础,为我国未来太阳能电池市场的发展做好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准备。”

辐射效果凸显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带动作用,”在王勃华眼中,光伏产业发展的辐射效应极为明显,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引起某些领域的革命性变化。

    光伏产业发展很快的原因之一是某种程度上带有大半导体工艺延伸发展的色彩,与此同时,光伏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带动了大半导体工业和大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发展。我国半导体设备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个大难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多年来以集成电路高端设备为发展重点的半导体设备领域,国产设备不能轻易地在昂贵的集成电路大生产线中得到实际应用和考核,而设备用不起来就失去了进一步改进的基础和空间,技术得不到验证,研发资金难以回笼,企业始终进入不了良性循环。“而同样应用半导体设备的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恰恰给半导体设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和实实在在的市场空间,既促进了国产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企业资金的循环和积累,这样设备商才有可能再投入、再开发,从而使其进入良性循环发展成为可能。”同时,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发展也为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所需的电子级多晶硅材料的发展创造了比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除了技术基础之外,经济基础也是不可忽视的,试问一个企业钱都赚不回来,何来持续不断的R&D呢?”王勃华如是说。

    此外,在当前就业形势紧张的背景下,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来说至少提供了几十万就业岗位,未来则很可能成为提供百万量级岗位的产业,这在咱们国家是相当不小的。据统计,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大约解决一百万个就业机会。”面对光伏产业有如此的前景,王勃华赞叹道“中国大陆的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正在稳步地提升,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的,并且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page]

四重困局

    问及光伏产业尚存哪些不足?王勃华对于问题一针见血,直言不讳,毫不回避。“只有认识到问题,才能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一叶障目的形而上学的做法不可取。”

动荡整合并进

    “光伏行业问题不少。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产业亟待规范整合,让产业发展的更加有序。由于2010年光伏行业市场出乎意料的好,投资回报率非常高,由此引发了各方资本持续不断的流向光伏产业,其中不乏一些带有一定盲目性的项目,市场秩序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另外,2010年至今恰逢“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期,不但国家层面在制定规划,各地政府也在制定。据了解,全国已找不出哪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是不发展光伏产业的,许多地方政府纷纷将发展光伏产业列入规划,重点发展,并相继出台优惠政策。“从正面上讲,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未对技术、资源、人才、市场和竞争优劣势等发展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情况下,持续不断的扩大产能,肯定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应谨慎而为。一些大的知名企业适时适量地陆续扩大产能,我心里还比较踏实、感到比较有底,但是对一些对光伏产业的技术属性与技术特点、行业的风险不甚了解的跟风项目则就不敢恭维了,有的盲目上马或者扩大产能的项目或许对行业的发展会是一种伤害。”

    据了解,201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是16~17GW,整个光伏市场大约在20 GW左右,国外各统计机构普遍预计今年增幅将在20~30%,按此增长速度,仅中国大陆的产能就将会超过这个数字,因此,光伏行业的整合重组趋势将是不可避免的。“有位企业家曾提出:估计2011~2014年将是一个小规模的整合重组期,2015年~2020年将可能是一个较大规模的重组期,重组之后可能仅剩30~40家企业。更有专家预测最终只会剩下十几家。尽管说法不尽相同,但是产业的发展必将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市场好的产业在发展初期肯定会有一些过剩发展,继之而来的就是整合,随着新的技术、新的市场的发展可能又会有一点小的过剩,然后是再整合,最后日子好过的坚持下来的必定将是少数。”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光伏产业规范有序地发展。“我认为,产能的多少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相对于市场的,它的过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所以关键是要科学地把握好发展的节拍,使产业保持与市场的同步发展,否则就会出现资源上的浪费,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损失。”

产业链发展不均衡

    截至去年,“多晶硅在外”的局面还没有改变。去年中国大陆生产了4.5万吨多晶硅,进口4.75万吨。“当然今年的多晶硅产能会得到一定的释放,但今年的多晶硅是否能达到供需平衡,恐怕也困难,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好一些,”王勃华分析道。

    在产业链的支撑环节,国内专用设备和专用材料领域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它们对于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无论是在技术水平上,还是在质量上,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差距,有的方面差距还相当大。我们一些高水平的关键设备和关键材料还主要是靠进口解决。

    但在他看来,“更大的不平衡在于下游的市场应用环节,我国组件产量占全世界的40%~50%,而装机量仅占世界的2.7%,这是非常不匹配的。目前,国内生产的电池组件95%以上出口,预计这种状况在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应用方面,应该从不同的时间角度来分析。第一,当前市场。“这是一个承认现实的问题,即95%与2.7%的问题,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当前的国内市场还处在较早的发育期内”。第二,近期市场。尽管总量很小,但从2006年的累计装机量80MW,发展到2010年的800MW,年增长速度从2007年的25%到2010年的超过100%,增长速度正在显著加快,这是应该肯定的,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代表了国内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远期市场。我国能源总需求大,总用电量多,且能源利用结构严重不合理,化石能源发电的比重太大。“国家正在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进行结构调整,而结构调整首先就要调整能源机构,从这点上来看,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的能源,我们国家的光伏市场将来一定会非常大,我认为有可能成为将来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场之一。”面对市场在外的窘境,王勃华持乐观态度。

贸易摩擦加剧

    “我们预计国际的贸易纠纷将会加剧,必须认真地加以研究和应对” 面对这个问题,王勃华坚信未雨绸缪必有好处。现在世界各国都已经意识到新能源的重要地位,普遍认为未来能够引领新能源经济的国家,也必将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他们在强化新能源经济地位的同时,势必会提高保护本国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新能源产业的警觉性。

    我国光伏产业在国内市场还没有大规模启动的情况下,光伏市场的国际依赖程度比较高,且这种现状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这势必将受到一些国家的贸易挑战。例如2009年就曾传出德国光伏产业协会游说欧盟对来自我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信息,2010年作为潜力巨大的光伏市场的美国更是直接发起了针对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中国新能源领域的“301”调查…随着贸易交往的增多,国际竞争的升级,国际间有关光伏产业的贸易纠纷将会呈现加剧趋势,产业界必须积极地加以应对。

警惕技术危机

    中国光伏产业创新技术不少,但与此同时国外的技术进步步伐也在加快。所以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光伏产业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在某些新技术的开发、新结构的创新甚至一些新型电池的基础研发方面,中国还是落后于国外。“这个产业我们已经做的很大了,但一定要加强基础技术、前沿技术的研究,防止在革命性的新技术出现后的掉队现象,切忌重蹈显示器件产业的覆辙,以前中国是彩管的世界第一大生产国,从而推动了我国成为彩电生产世界第一大国,但在彩电从CRT过渡到平板器件的过程中,中国由于缺乏技术储备而导致落伍,在很短的时间里,国产品牌彩电的国内市场份额一度从80%以上跌到不足30%。这个深刻教训,值得中国光伏产业深思”。[page]

合作发展

水到渠成

    在光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还颇为棘手,严重地影响了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业内希望合作、交流、沟通、规范、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家迫切希望这个行业能够组织起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对外依存度高、两头在外、贸易保护”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合作发展逐渐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之一,无形中为联盟的最终成立打下了行业基础。

    与此同时,国发[2009]38号《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出了要推进产业联合,规范行业发展。为积极贯彻38号文件精神,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相关司局敏感地注意到了成立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对于引导行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随之在联盟的筹备、成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王勃华认为“推动光伏产业的合作发展正是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所在,联盟的成立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正确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从2009年4月洛阳“一元工程宣言”会上宣布成立筹备组开始,“陆陆续续大概有半年多的准备时间,期间开了多次筹备会议,给企业发放成立联盟意见表,整理反馈意见,接着起草方案、章程等有关协会的文件。总之一年中做了很多工作,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终于在去年5月正式成立了‘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短短几句话,王勃华把筹备的艰辛一语带过,不经意间,却把对这个行业的热情暴露无遗。正是因为爱,一切的奔波在他看来已经是微不足道。“总之,我们的筹备过程是非常慎重的、民主的,每走一步都要认真征求发起单位的意见,充分迎合了各方面的诉求。”

    王勃华说,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是由积极投身于光伏产业,从事光伏产品及应用的研究、开发、制造、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及有关机构自愿组成的、非盈利性的全国性社会组织。22家发起单位涵盖了多晶硅及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应用系统及专用设备在内的产业链骨干企业,其成员单位的多晶硅总产量占到全国的70%以上,太阳能电池总产量占到全国的50%以上,其中4家企业为2009年全球光伏10强企业,在行业内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极高的影响力。他同时强调,联盟随时欢迎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共同谋划发展。对于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成立,有媒体称,这将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必将为中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搭建平台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成立之初就明确了8条工作定位。成立大会上,联盟曾向社会郑重承诺:联盟将致力于促进产业内以及跨行业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推动建设完善的标准和知识产权体系,搭建信息交流、技术合作、市场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相关产业界的充分沟通,支撑光伏市场的健康发展,开展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益事业。

    一言以蔽之,联盟的职责有两个方向:对内与对外。对内,也就是对各成员单位,联盟主要负责协调交流,合作 沟通,推进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的工作;对外则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的标准化工作以及针对国际贸易纠纷提出联盟的意见,表达联盟的态度。二是对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撑工作,包括规划制定、政策制定、调查研究、基础信息统计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以及与各相关行业组织的交流、联系和合作。一年来,联盟已就此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在应对301调查事宜方面,针对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提出的不实内容,联盟及时地召集成员单位开会研究,充分地沟通和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最终向美国贸易代表办事处提出了英文版的评价意见,借以澄清事实、反映业界的呼声。

纵横联合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从去年成立以来,一直在对社会的承诺而努力实践着。

    在组织建设上,从无到有。在王勃华的带领下联盟创办了内刊,创建了网站,完善了办公条件。建章立制以保证联盟有条不紊的运转。前不久,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与SEMI太阳能光伏分会(SEMI PV Group)向全球发布了《2011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由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独立编写的8万字的《2010~2011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也已于近日出版,对2010年我国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梳理,并对我国光伏产业的总体状况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获得了政府机关、企业及成员单位等各方面的好评。

    在促进标准化的立项方面,联盟积极配合太阳能光伏标准的协调推进组及政府相关部门,于2010年6月专门组织有全体成员单位参加的“光伏领域2010年急需开展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项目研讨会”,会议就“光伏发电及产业化标准推进工作组”提出的工作组的组成方案、标准体系框架及工作组分工、2010年急需开展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及时地向上做了反馈。

    联盟还积极配合各级政府机关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比如组织海峡两岸的信息技术标准论坛光伏分论坛工作;组织专家对新疆进行光伏产业调查并提出发展的政策建议;若干地方政府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等。

    在横向交流方面,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主动与可再生能源能源学会、新能源商会、SEMI中国等行业组织加强联系,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王勃华表示将继续在技术研究、展会举办、对外宣传等领域与各有关方面开展务实性的合作,以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王勃华指出,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始终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希望与各行业组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意义何在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目前的会员单位还不多,但是基本上覆盖了光伏制造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纵向看,成员单位中包括了多晶硅、硅锭、硅片、电池、电池组件、专用设备等领域的企业;从横向看,成员单位的业务范围覆盖了晶硅与薄膜电池领域,因此,产业联盟具有比较广泛的代表性,

    当前,世界各个主要的光伏应用市场,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光伏行业协会或类似的行业组织,我国光伏产业中占比较大的几个省市区也已成立了地区性的光伏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我国光伏产业的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我们早就应该在全国的层面把行业组织起来,凝聚成一股力量来面对全球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联盟的建立符合国际发展趋势与规律,应该说是大势所趋。”

    “总之,联盟的成立为政府工作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支撑平台,也为中国的光伏企业(包括联盟成员之外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政策和信息沟通搭建了一个平台。”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建立与其他相关的行业组织之间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发展关系,这有利于形成一个合力,共同促进国家光伏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page]

迷局解惑

    “《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影响是非常积极的、非常正面的。”事实上在等待《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出台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比较好的作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从项目建设选址、项目规模、生产过程耗能等七个方面对行业准入条件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这将对于提升多晶硅准入门槛,推动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多晶硅产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门槛较高,从国外的发展经验看,多晶硅的发展集中度很高,大企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规模过小不适应这个产业的发展规律。因为多晶硅产业需要不断的提升技术、不断的资金投入,小规模不利于产业进行良性循环。只有通过大企业对于技术和生产规模的持续投入,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所以王勃华认为,《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发布对于规范市场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针对近日多晶硅高价位的情况,王勃华说这种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应该说是一种短期现象。“实际上,多晶硅价格攀升造成的舆论影响面大,事实影响面相对较小。因为多晶硅市场大额交易量的部分在于长单,长单的价位是相对稳定的,除非协议中有特别规定,但是总体上是相对稳定的。因为长单多了,现货供应量就相对少了,总量少而需求面又广则很容易炒高炒低,但对产业的影响应该说是有限的。价格波动主要炒得是现货市场。”王勃华分析道。

    为什么说不可持续?2010年多晶硅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去年光伏电池市场的大力拉动,并由此引发了一大批太阳能电池项目的上马,多晶硅现货便成了这些新建企业的抢手货。由于没有长单,多晶硅现货的价格就一攀再攀。“为什么2010年光伏市场这么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跟欧洲国家补贴的下调有着很深的关系。面对政策变化,很多项目抢在补贴下调之前完成,导致相当一部分光伏市场提前释放。这种市场的预期导致了组件出货量的大幅增加,并传导至对多晶硅的需求增大。加之春节前后,国内多晶硅大厂停产检修,一段时间产量低一点,现货也比较少。但是,随着政策的逐步稳定,国内业者逐步适应了欧洲政策的起伏不定,多晶硅价格就不会长期地大规模浮动了。”中国光伏产业联盟预计,去年全球多晶硅产能约为25万吨,2011年大约为35万吨。由于用硅量在逐步减少,加上产能将会陆续释放出来,多晶硅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明显不足。

    多晶硅过剩与否取决于供需的变化,因此必须动态地分析与判断多晶硅的发展过程,动态地了解供需的变化,“现在大家知道比较多的是供应情况,多晶硅的供应量一直在增长,然而需求状况尚不明朗,新兴光伏市场如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市场规模现在很难有确切的判断。多晶硅的产能要与市场的发展速度相适应、相平衡。重要的是,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去分析多晶硅行业的发展要素,把握发展节奏,看准市场。”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王勃华感叹道:“中国光伏市场的前景是美好的,我们应该在舆论上给光伏产业以褒扬,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和爱护,加强宏观引导工作。在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中国的光伏产业一定能够持续地、科学地、健康地发展下去。”

    国家机关出身的王勃华,至今仍保持一份儒雅与干练。

    说事引经据典,讲理入木三分。

    跟他交流,笔者如沐春风,受益颇多。在跟他交流的过程中,突然想到“大光伏”的概念,“中国光伏之于世界,世界光伏之于中国”,相互影响,盘旋上升。中国光伏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习惯“与狼共舞”,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虽然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但是要与世界同行,中国光伏企业要做的还有很多。与世界同行,是光伏企业永葆活力之源泉。 

人物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