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路线图 中国路径
本文摘要:石定寰对中国可再生能源与光伏行业有着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并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从南京中国光伏大会到上海SNEC都能看到石定寰的身影……

  


  

  “今天的状态不太好,”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对记者带着歉意地说,在科技部宽敞的办公室里,石定寰略显疲惫地半靠在沙发上,接受《光伏产业观察》的专访。而就在几分钟前,石定寰才结束新能源兄弟媒体的访问,但是从石定寰的说话铿锵有力地语气与坚毅的神态从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很有活力的人,而且极具思想内涵。

  作为可再生能源学会的理事长,石定寰对中国可再生能源与光伏行业有着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并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从南京中国光伏大会到上海SNEC都能看到石定寰的身影;从国内可再生能源的研讨到国际的技术交流石定寰依然亲力亲为。作为科技和能源界的知名专家,石定寰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享有很高威望,在相关战略、政策研究方面具有很深造诣。身为决策者,他在政策制定上有大局观,30年来,中国的能源政策既顺应国际的发展潮流,又坚持了中国自身的立场。身在技术核心,他运用个人和学会的力量大力发展中国的新能源,使得新能源技术已成为中国“低碳”发展的第一张名片。在石定寰的推动下,首届中国太阳谷国际低碳科技博览成功召开。继2010年首届太博会后,将每年举办一次。

  着眼全球 合则双赢

  谈话从最近业内人士最关心的中美清洁能源的摩擦与合作开始。

  关于前一段美国针对中国展开的“301”调查,石定寰直言,“启动301调查没有太多根据,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2010年曾走访中国,参观了尚德上海工厂,回美国在之后在国会上报告明确指出中国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太阳能行业不是靠财政补贴而是靠民营企业自己的实力与先进的技术发展起来的。”在石定寰看来,美国这种行为不太符合世界主流发展声音,主流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二氧化碳减排问题呼吁各国加强合作,降低贸易的壁垒,让技术和产品更广泛的进行交流,来促进减排事业。

  石定寰说,媒体也不应该针对“301条款”进行大肆夸张渲染报道,应该理性地去思考与对待,“301调查”是美国政客炒作,可再生能源学会针对美国的行为开会来商榷研讨相关的对策,政府之间正在调查,希望最后中美双方能够达成互利的共识。其实各国对新能源产业都有一定的财政补贴,是新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可厚非。美国针对新能源也有补贴政策,有的可能补贴在消费者身上,其实扩大市场也是对生产者间接的支持。中国现在直接用在企业上的补贴很少,研发费用给予企业的补贴比较少。只有少数企业参与承担了国家的科研课题,大多数企业还是自主开发,大部分科研费用还是来源于企业自身或者依靠国际资本,而没有得到政府更多财政补贴。

  美国“301调查”只是中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协调的音符。“合作”还是中美之间的主旋律。2011年初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中美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包括核电、风电、太阳能、水电、智能电网、碳捕获与封存等在内的多达十三项的中美清洁能源协议。石定寰表示,中美之间需要在能源领域有更多务实合作,清洁能源正成为中美合作新亮点,应当成为世界的典范。中国是清洁能源很好的“试验田”,奥巴马政府也曾坚定承诺延长和扩大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
[page]
  光伏发电 中国辟径突围

  就可再生能源而言,中国的优势在于资源丰富,分布地区广,不需要像煤炭“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这样大范围的输送。太阳能资源无处不有,既可以集中输送,又可以就地取材;既可以采取分布式分散的方法解决当地的生活和一部分生产的问题,为大规模应用开辟更好的条件,又可以集中发电并入电网。

  另外,石定寰说,我国经过三十年的积累,中国光伏产业逐步提高了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一支队伍,主要体现在最近几年我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产能与出货量最大的国家。总的来说,我国光伏生产技术与产品质量符合了国际标准要求。光伏企业大规模的出口锻炼了产业本身,又提高了企业在质量控制上的能力和水平。“但是问题不能忽视,更要从中吸取教训”,石定寰一针见血地指出。

  上网电价摸索前行

  特许权招标探底。国家为了推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进行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是补贴并网电价,比如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二是一次性补贴光伏系统建设,比如金太阳及光伏建筑一体化。但是,石定寰认为,国内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招标并不是解决国内光伏市场的办法,关键还是要树立标杆并网电价,而“标杆并网电价并不需要经过招标测算,招标价也不见得就能反映行业真实情况,虽然国家通过两次特许权招标对于企业的底线有了一次彻底的试探。”根据国情与当前行业的发展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上网电价是开启国内光伏市场的关键。石定寰说,普世的电价政策至关重要。当然各个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来确定电价,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例如宁夏实施了1.15元的上网电价,光伏电站的建设速度很快。因此他认为,出台合适的光伏固定电价将有助于推动光伏应用。

  “第二次特许权招标出来的0.7288元/千瓦时的价格,是对产业发展十分不利的信号,也不太符合国际发展规律与国内发展规律。”“上网电价政策还没有得到全面有效落实,这是产业发展和市场培育的关键问题。希望政府能切实贯彻落实,根据成本尽快制定出合理的上网电价。”

  给予必要的价格补贴。在发展初期给与光伏产业必要的扶持至关重要,比如价格的补贴。欧洲之所以发展快,主要是确定了一个上网电价政策,全网分摊带动了光伏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应该给与光伏企业必要的财政补贴。面对原材料与关键设备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的现状,我国光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定价权。加上国内劳动力价格的提高,降低成本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似乎变得异常艰难,如果国家不给一定的或能力范围内的财政补贴,这将不利于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合理的成本是通过产业平均成本计算出来的,合理利润让光伏企业再生产、再发展的机会。因为政府没有直接投入研发资金,“光伏企业要想保持增长后劲,必须要通过积累,但是没有利润怎么积累。结果就是面临破产”。没有社会资本力量进入这个产业,这就很难形成一个大的力量来支持产业发展。所以,现在整个行业都在召唤一个合理的上网电价,从而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后继动力。

  配额制力促光伏上网。除了成本因素以外,长期以来,“电网接入”一直是新能源发展中的掣肘。对于光伏发电的发电侧并网来说,同样面临此问题。国家电网对于光伏发电上送的电力采取消极态度,这是光伏上网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国家电网不愿意接入光伏发电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固定的上网标杆电价,电网公司看不到接入光伏发电的投资回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倡导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要增加再生能源的比例,所谓配额制就是将来国家要把宏观指标科学的分解到各个行业、部门、地方,落实新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如何衡量或确定这个指标会有多种方式,比如说碳减排,再生能源的使用量。把责任指标分摊到各个行业,由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完成。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实施配额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研究。配额要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经济条件、产业基础情况来确定。“十二五”中新能源实施配额制,将缓解由于没有固定上网电价而导致国家电网对光伏发电上网消极抵触的现象,无疑对光伏发电上网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将改变部分地区对新能源并网发电不够积极的现象。
[page]
  产业升级技术先行

  从研发投入来讲,这两年有所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低。中国想要在新兴产业占据一席之地,政府就应该拿出更大的投入,下更大的功夫来研发新技术,因为不仅仅是我国看到,欧美国家也都看到了这个产业的前景。他们也要竞争这个高地,但他们在资金投入、组织上比我国更加有力。

  目前,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没有一个国家级的研发机构。仅有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不够,美国拥有非常庞大的国家级研究院所,从事基础性、战略性的研究,这些费用是企业很难承担的,而我国在这方面明显不足。再者,人才也同样不足。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没有跟上,对新能源领域关注不够。人才显得比较匮乏,尤其是领军人才。另外,企业的内部的管理也存在问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技术选择很重要。对于国内晶硅生产企业来说,改良西门子法仍然是主流,但是也有一些新的方法在做,比如聚光跟踪技术、冶金法等,这就需要企业在工艺、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权衡,进一步解决薄弱环节。只有做到技术开发、装备制造、配套材料的国产化才能全面降低成本进而控制成本。在研发上,应注重研发新电池,除晶硅以外,薄膜电池应加强研究进一步提高其转换效率。关键领域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这样才能掌握话语权。如果原材料、核心技术都在国外企业手里,就丧失了定价权,企业规模再大,充其量是个加工太阳能电池板的工厂。“原材料、配料、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这种局面必须改变。”石定寰说,这是基于产业发展前景的考量。要实现产业的战略转型升级,就必须加强技术研发。

  “金太阳”探路再加力

  国家通过金太阳示范工程,大大推动了东部地区的光伏产业发展,应用从农村小型的光伏、风光互补系统,和其他能源互补系统到大型光伏电站的建设,中国的应用市场今年得到了重要的启动,今后几年中国市场将有一个巨大的发展。

  但是2010年12月份,国家财政部对外公布取消总计54兆瓦39个2009年的金太阳工程项目的补贴资格,其中包括著名国际光伏巨头担任业主的工程。石定寰说,“圈”而不建是财政部取消补贴资格的主要原因。但是究其根本,还是上网电价问题。

  光伏发电再补贴最终还是要上网。国家究竟应该怎样补贴电价是关键问题。如果没有清晰的赢利模式,没有包括电网在内的多部门的参与,没有对中标方的监督和惩戒机制,特许权招标模式很容易让光伏电站重蹈风电的覆辙。光伏企业之所以圈而不建,核心问题还是电价政策国家财政给予企业初期投资补贴远远不能达到长期建设的投资回报。光伏企业靠国家有限的财政补贴,难以偿还银行贷款。石定寰说,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盈利考虑,为企业、为股东企业不得不考虑成本与上网电价的问题,所以某些企业一直在等,等待组件价格的下降、等待电网的接入、等待《上网电价法》等法律、政策的出台与实施。简言之,光伏企业之所以没有继续推进“金太阳”示范工程的建设,是因为看不到明显的经济回报。

  设备国产化势在必行

  中国光伏产业另外一个重要软肋在于大量的核心设备都是靠进口。光伏制造业产品上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经过了国际市场的洗礼,证明我国生产的光伏产品是可以经受考验的。但是现在产业现在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核心装备都需进口,光伏设备中前端的清洗设备,还有中间的核心设备包括电机的生产,基本都是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甚至是韩国。我国有一部分的生产能力,但是质量还不过硬,“我想这就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尤其是新兴产业中的高端制造业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课题,怎么样为将来的太阳能的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装备。”

  现在多晶硅提纯是一个复杂的化工系统,这个装备基本上是以国外为准。现在我国能够做的就是铸造炉,但是多晶硅的铸造炉仍然是以美国的GE公司为主。石定寰:“可以肯定的说,推进光伏设备国产化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而且迫在眉睫。”

  最近学会正在组织调查,对光伏电池所有的材料进行摸底,到底还有哪些现在能立足于国产,哪些还要进口。例如,封装、背板等都是国外控制的,所以这些装备国产化问题不解决,光伏企业成本很难大规模下降。另外,对太阳能的评测到现在没有开展起来。“根据资源的特点来确定怎么用,能开发多少,用哪种技术合适。可是我国基本上没有这样的队伍。”在美国有成百上千这样的评测站来测量太阳能,评测适合的太阳能技术,而在中国对这方面的工作重视不够,测量手段比较落后,仪器设备维护的不够专业,这方面应该引起国家的足够重视。

  为战略新型产业服务的装备制造业,如果无法国产化,就需要国家加大力量组织研发,尽快形成自主创新的装备能力与批量制造能力,据石定寰统计,“2010年25兆瓦生产线在全国在建的有六百多条,如果这些生产线全部从国外引进需要多少钱?本来这个如此大的市场应该由国内企业占领,但是现在国内没有企业能够占领这个市场,国内光伏企业很多布局规划都是很短见,投资回报的周期长一点就不愿意做,等到真正需要设备的时候又发现没有国内还不能实现国产化,又得从国外买,定价权掌握在别人手里。所以,国家应该引导国内企业资金向设备上流动,还有一些关键的装备材料。”
[page]
  架构智库理性规划产业

  政府应该从国家层面加强宏观指导。社会中介、咨询公司应给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来帮助企业,而咨询公司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智库”,这是中国市场比较缺乏的。中国光伏企业要学会利用社会上的咨询公司,因为咨询公司可以帮助企业分析研究市场,看你的投资是否得当。

  石定寰意味深长的说道:“有些企业老板钱多了,但我们应该爱惜财富,合理的利用自己的财富。”智库可以指导企业正确的使用资金,在这个情况下,要加快对国内市场的开放。

  在决策的时候应该着眼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做好规划。把资源搞清楚,各个地方与地区可能利用的太阳能资源有多少,可以利用的区域在什么地方,有多少不能够开发的,哪些地方只有房屋楼顶可以用。这样因地制宜地根据当地发展情况、人口的布局、城市发展,特别是资源条件,做好本地区的发展规划。二是市场培育。产业规划要和市场结合起来,国家提出新兴产业不仅仅是产业规划,更重要的是根据市场的容量,使产业发展和规划相匹配。反过来,产业的发展、成本的降低又来拉动市场的逐步扩容。

  两个市场不可或缺

  石定寰一直认为现在光伏产业处于过热的状态,很多企业都在盲目上马多晶硅生产线。这是受到2010年初欧洲市场拉动的影响,但是相关企业没有对全球未来的发展进行市场分析,一旦新技术的出现或转换率突破性提高,就会给这些企业的运营带来灭顶性的风险。目前,中国国内光伏市场还没有启动,“我认为,市场的开启是逐步的发展过程,但是在国内市场没有启动的情况下,某些地方建立的GW级生产线,产品需求、销售渠道是光伏企业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现在光伏应用主要是欧美市场,而德国今年价格补贴下降,增长速度要放缓,而欧洲其他国家应用规模相对较小。2011年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两个主要大市场都没确定,投资者需要很冷静地考虑,政府也要很冷静的规划。企业冷静分析一下现在的市场环境,掌握好发展的节奏与力度,可以有大的规划但是一定要稳步、分步实施。”石定寰很严肃地说出自己对现阶段“光伏产业热”的顾虑。

  我们应更好的了解发达国家创新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我们的技术革新。一个创新产业的发展包括投资的合作与市场的不断开拓。将来中国光伏企业不光是对外销售电池板,更多的是从工程上参与国外光伏工程的投标与建设。全面提高中国光伏企业的技术水平,而不是仅仅销售产品这种最低层次的工作。另外,建立示范电站,或合资,或独立投资,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国际合作,来扩大我们市场的范畴。中国国内市场发展的再快,市场容量再加强,也不可能消耗中国光伏产业如此巨大的生产能力,2010年产量可能达到7000~8000兆瓦,作为全球产能第一的中国单单靠国内市场是无法消耗的,所以要开辟两个市场,而且不可偏废其一。

  重点示范 强化集群效应

  做好示范,重点推进,对于光伏产业与市场的开拓至关重要。学会联合中国投资协会正在建立太阳能光伏示范园。在延庆,县政府提供了155亩地,经过科学规划,化成若干小的区域,搭建公共服务的平台,包括太阳能资源测试站,同样的资源条件下,同样纬度,同样地区,各个公司把电池、配电系统、跟踪系统进行展示,并现场实施,然后根据实际变化情况进行改进。目前,在北京开始筹建中外示范园区,估计2011年可以建成投入使用。现在不少中外公司也正在申请加入示范园来展示他们的技术。

  回顾光伏产业的发展,园区经济成为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带动区域发展的巨大引擎。

  石定寰强调,园区应该重视科技和产业的协调发展,园区的发展应该与经济发展、社会结合起来,根据地区资源特色,来充分利用园区的福射和带动作用,拓展、延长光伏产业链,积极吸引更多的企业发展光伏产业和相关产品,培育产业集群,形成集团优势,这样对于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提升会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区域竞争力的提高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内产业集聚的速度、强度、数量和质量,而产业园区常常能成为产业集聚的“蓄水池”,并由于它自身强大的制度会形成渗透力较强的渗出效应,以此来建立完整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实现区域竞争优势的产生和持续提高。另外,更加形成有凝聚力的园区对于招商引资都是大有裨益的。现在国内有很多经济开发区与高新园区,这些园区基本都集中建立了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产业示范区,石定寰认为这是件好事情,这样可以集中解决产业链发展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可以带动该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但是他特别强调,园区应注重产业应用,既要培育自己的市场又要做好应用示范。在这些产业园区中包括建筑物、基础设施在内都要多采用新能源作为动力,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石定寰希望这些园区不仅仅是作为产业发展的平台,也要作为向社会宣传示范新能源应用的窗口与可再生能源科普教育基地。

  搭建平台服务产业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是一个民间的学术团体,本质是促进这个领域的学术发展与科技创新以及负责可再生技术向社会各界的传播与宣导,服务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服务于广大公众以及企业,这是学会的基本宗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在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可再生能源发展成长起来了,到去年学会已经走过了30年的风雨路程。学会将进一步促进再生能源学科的发展、学术的交流、推动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

  学会通过组织展会、各种报告会与研讨会,向社会广大公众宣传普及低碳与绿色理念。另外,学会也在帮助地方政府做好咨询服务,比如如何打造产业基地。这些都更好地使学会扎根于社会,扎根于企业,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另外,学会也正积极搭建国际合作的平台,比如学会和西班牙正在合作开展一些项目;现在正在筹建中国和德国的再生能源合作中心;与美国合作的促进中心等。但是,学会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外交流力度,这样才能够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会员企业。“做好眼前工作,着眼长远,是未来的重点”。石定寰介绍,学会正在开发新的市场与机会:去年曾经召开过非洲论坛,今年准备进一步开发国外其他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同时学会正在与其他相关机构合作,把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产品推广波及全球更宽泛的范围;最近建立了一个对外经济合作委员会,隶属中国太平洋技术委员会,学会是主要承办方之一,这样学会可以更好的组织引导会员企业进行投资。学会跟很多国际机构和组织都展开了密切合作。比如,促成世界太阳能学会在北京召开世界太阳能大会;组织协调在德州召开了第四届太阳城大会;还有每年的世界风能大会,国际交流是学会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个多小时的访问,转瞬即逝。
  石定寰理事长说,“明天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清洁技术产业投融资峰会‘,你们作为媒体应该去学习一下,这也是深入了解行业的窗口。”石定寰将继续扮演他在这个行业意见领袖的角色,把可再生能源产业、光伏产业的“低碳理念”传达到中国大地的每个角落。

  作者:王忠凯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