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光伏养老”前景如何?
本文摘要:分布式发电是未来的趋势,必须建立起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并且政府需要在投资建设的初期给予补贴,可以采用将 光伏养老 和 光伏扶贫 相结合的模式。

  在海润光伏提出"光伏养老"模式之前,已经有企业在做光伏入户的业务。
 

  有记者联系了正在使用光伏发电的农户,就"光伏养老"进行了采访。一位50多岁、安装了科林电气光伏电站的农户告诉记者:"虽然已经安装光伏电站,但前期投资太大,回报周期长。已安装完成3个月,并上报了当地电力部门,但目前仍没有进行结算。"据悉,该农户的装机容量为8000多瓦,投资7.4万多元,电站产生的电量全部出售,并不自用。按目前售电每度价格1.18元计算,每月可以收入1000多元,乐观估计六年可以收回成本。
 

  "按目前每度1.18元的收购价计算,安装电站能够保证养老,但随着物价升高、补贴减少,老年人看病吃药,靠售电养老有点靠不住。"
 

  关于补贴,科林电气的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河北、北京两地都有地方的电价补贴。河北补贴额是0.2元/度,保证两年不取消;北京的补贴是0.3元/度,保证三年不取消。而国家光伏电价0.42元/度的补贴是20年不变"。
 

  但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2015年10月曾公开表示,光伏发电补贴在未来8-10年内不会取消。这意味着,1.18元的电价有想当一部分是来自国家补贴,但十年后这些补贴是否继续并不确定,况且无法把握补贴额度的变化。
 

  模式不可持续
 

  林伯强表示,他已经组织学生进行多地调研,了解到全国多地农村分布光伏电站都采用了全额上网的模式。
 

  "如果这种模式大面积推广,恐难持续,因为国家电网不是慈善机构,他们会抵制高价购电、低价售电。"林伯强表示。
 

  科林电气的一位客服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电网抵制的问题可能存在。"据我们了解,有的地方户用电站建好后,向电力部门申报后很快就可以拿到补贴,也有不少地方申报后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拿到补贴。"该客服人员表示。
 

  对于未来,分布式发电可持续发展,但必须建立起一个健康的模式。
 

  据了解,由民政部支持的河北阜平县龙泉关镇黑崖沟村光伏养老爱心电站日前竣工。该工程由黑崖沟光伏养老基金组织和华北电力大学联合建设。项目得到政府部门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协调帮扶资金和物资230万元建成。
 

  林伯强表示:"分布式发电是未来的趋势,必须建立起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并且政府需要在投资建设的初期给予补贴,可以采用将'光伏养老'和'光伏扶贫'相结合的模式。"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