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是我国能源互联网大规模发展的需要
本文摘要:互联网是典型的通用目的技术,具有创新速度快、通用性广、渗透性强的特点。互联网与任何一个产业结合,都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但是范必直言,虽然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但还没有改变中国能源。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范必说,互联网是典型的通用目的技术,具有创新速度快、通用性广、渗透性强的特点。互联网与任何一个产业结合,都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但是范必直言,虽然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但还没有改变中国能源。他从六方面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
 
  一是生产方式。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特点是大规模、集中式,标准化生产,工厂化制造,远距离输送。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来,在互联网带动下,先进制造业发展趋势是小规模、分布式,柔性化生产,出现了智能制造、虚拟制造。技术创新周期变短,颠覆性创新增多,传播速度加快。但是能源领域,如电力、油气等,仍然是以传统工业生产方式为主。由于能源装备一次性投入大、沉没成本高,以往能源技术更新往往需要几十年,实现代际更替甚至要上百年。尽管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能源领域这种长周期调整的局面尚未改观。
 
  二是分配方式。传统分配方式一般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互联网的出现使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界限变得模糊。传统分配方式的分配内容主要是货币和福利,而互联网参与下的分配,还包括服务、实物和各种虚拟回报,如积分、返点、某种权利,其价值可以与货币等同。能源领域尚未脱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框架。在电力、油气领域的初次分配中,由于由行政部门规定价格和产量,企业收益往往难以反映效率。在再分配中,能源国企上缴的国有资本预算差强人意,这些预算又大多用于国有企业,有的能源国企还接受财政补贴。即便从传统分配角度来看,能源领域也没有完全做到效率和公平,更不要说接受互联网时代各种新的分配方式。
 
  三是交易方式。移动互联带来了支付革命,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过去我们买东西货比三家,有了互联网可以货比无数家,使以往交易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变成接近于信息对称,消费者可以买到质量价格最优的商品。互联网上进行的交易基本都可以溯源,这又增大了失信风险,提高了信用水平。在低成本、高效率、低价格、高信用的优势作用下,互联网交易的规模急剧膨胀。但在能源领域,少数企业独买独卖,有关部门决定价格、分配产量。即便在传统交易方式中,这也是市场化程度较低、比较僵化的模式。当然,我们也可以在网上买电,但价格是定死的,消费者不会因为时间不同、消费量不同、电源点不同买到不同价格的电,交易规模也没有出现象互联网金融和电商那种井喷式的发展。
 
  四是消费方式。互联网消费方式表现为个性化、私人订制,消费者购买的范围打破了空间限制。但对能源消费者而言,能源供给仅限于少数电网企业、油气企业,消费者没有太多的选择权。
 
  五是经济体制。互联网世界的特点是充分竞争、非公经济为主、市场主体分散。能源领域的特点是供给侧产业集中度高、单边购买、特许经营,经营者以国有企业为主。
 
  六是组织形态。互联网世界是扁平结构和水平网络模式。能源领域总体还是层级结构,纵向链条模式。
 
  技术标准化是突破口
 
  标准化是能源互联网大规模发展的需要。《指导意见》提出,到2018年要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项目,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一批技术规范标准;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及标准体系,推动实现国际化引领实践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由此可见,规范统一的标准体系,是支撑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能源互联网复杂系统建设的重要保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说。标准化是能源互联网技术特点的内在需要。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与能源生产、能源传输、储能、能源消费与市场的深度融合,覆盖很多专业领域,要发挥能源互联网的作用,必须要打通各个环节的通道,实现设备互联、信息互联、业务互联,要实现这些环节的互联,前提是要统一标准。
 
  更重要的是,标准化也是我国抢占国际能源互联网行业领导地位的有力“武器”。能源互联网是一个新兴产业,各国都在研究相关技术和标准,德国2008年就出台了智能电网标准。“我国以前总是跟着别人走,采用国际标准,但是我们在智慧能源方面有我们的优势,项目进展很快。”杨昆表示,我们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甚至主导国际标准,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杨昆透露,当前能源互联网的标准建设已具备坚实的条件,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的标准体系都在逐步建立,相关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也已提出。“中电联将在今年10月发布一批标准,以满足市场的要求和能源互联网的需要。”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