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定寰:智能光伏大势所趋
本文摘要:在能源互联网大发展的今天,光伏、太阳能和互联网大数据相结合,可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电力系统特别是新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对接,将有效促进电力系统发展。
 
  在能源互联网大发展的今天,光伏、太阳能和互联网大数据相结合,可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电力系统特别是新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对接,将有效促进电力系统发展。去年,我国提出利用能源互联网解决分布式能源消纳问题,这是一个重大发展信号。
 
  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中央进一步提出加强创新驱动。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互联网+”战略,未来在实现国民经济、社会现代化当中,“互联网+”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去年中电投黄河水电举办的智能光伏电站建设成果发布会,看到了智能光伏电站总部统一运行、监控、远程诊断、智能维护等方面令人惊叹的功能。在发布会现场智能光伏电站演示中有几个很有趣的演示:光伏组件局部发生遮挡时,系统能够提示并告知具体遮挡时间、位置、功率下降量等精确信息,维护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到现场排查,使电站的25年生命周期里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当设备故障时,现场运维人员无法确定故障原因,总部专家可通过视频、语音等形式,如同亲临现场一步步指导运维人员进行故障定位和恢复;大数据分析找出发电量持续低的组串,无人机携带热成像仪依据设置好的路线飞抵组串上空实时将包含位置信息的热成像画面传回总部以发现并定位有热斑、隐裂等故障的组件。


 
 
  以上智能功能的实现都是建立在互联网与光伏技术的融合之上。在电站内部,有专用的基于4G无线技术的高速移动互联网,不仅实现电站内部所有设备实时工作信息的高速传输,还能让运维人员拿着智能运维终端在电站内部随时随地和位于集团总部的专家进行多媒体互动,实现远程诊断和移动运维。各个电站还可以在公众互联网上通过虚拟专网与集团总部实现通信。由此可见互联网已切实融入光伏电站,将电站设备、运维人员、集团管理人员、专家、无人机、智能运维终端等实时联接在一起,有力保障了光伏电站的生产与维护,确保电站发电量、提升运维效率,让电站安全可靠运行,并让所有关心电站的人都可通过各种方式随时随地得到所关心的信息,为未来能源互联网在光伏产业内打下了坚实基础。
 
  智能光伏电站成为现实离不开能源、信息两大领域的跨界创新。经过近两年的发展,这一大趋势已经非常明确,智能光伏电站迅速获得了广泛应用,仅黄河水电就建成了近200兆瓦,并取得重大成效。
 
  未来机遇也是挑战
 
  巴黎时代的到来,对于中国光伏产业界来说,既是全新的发展机遇,为国内我们提供了未来更大发展的广阔空间;同时也是一个更全面、更巨大、更艰苦的挑战。所有光伏从业者,包括企业家、科学家、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都要对此抱有清醒的意识、采取正确的行动:既满腔热情地欢迎这个新时代的到来,同时又要为迎接它带来的严峻挑战,作好心理、物质、人力等多方面的准备。
 
  国内法律法规健全,但落实不够坚决、不够彻底。一是电价补贴问题,特别是光伏电价补贴,虽然补贴量比较大,但难以落实。如何把补贴落到实处,对产业影响很大。目前,光伏补贴没有到位直接影响了整个产业链发展,形成多角债。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发展,都是综合性措施,力度要加大,包括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结合,技术规范、对接研发力度等都要加强。
 
  另外,新能源产业和光伏事业,不仅要立足于国内,还要走向世界。智能化的光伏电站作为新能源、互联网融合的新型能源解决方案,高度匹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必将对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也将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一起走向世界、引领未来、造福人类。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