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产能与技术向中国转移
本文摘要:光伏玻璃近年来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伏玻璃的主要应用领域为晶体硅光伏组件封装用盖板玻璃,以及少量双玻组件的盖板及背板玻璃。目前晶体硅光伏组件用盖板玻璃采用花草白压花玻璃,或镀有减反射膜的超白压花玻璃。

  光伏玻璃近年来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伏玻璃的主要应用领域为晶体硅光伏组件封装用盖板玻璃,以及少量双玻组件的盖板及背板玻璃。目前晶体硅光伏组件用盖板玻璃采用花草白压花玻璃,或镀有减反射膜的超白压花玻璃。
 
  超白压花玻璃生产采用的是压延法生产工艺,压延法是利用压延机将从窑炉中出来的玻璃液成型,然后进入退火窑退火。压延机的上辊为带有一定粗糙度的光辊,下辊为带有各种花纹结构的压花辊,成型后会在玻璃上形成相应的花型结构,而适当的花型角可增加入射光线二次穿过花型面的能量,从而起到增加透过率的作用。一般其成分中三氧化二铁含量不大于0.015%,由于其很低的含铁量,太阳光透射比普通玻璃高很多,感官上也更“白”一些,所以业内俗称其为“超白玻璃”。
 
  超白压花玻璃的透射比越高,组件的光电转化率越高,发电量就越多,所以太阳光有效透射比高的超白压花玻璃格外受到光伏系统和光伏组件厂商青睐。经过国内外玻璃企业的努力,各家企业所生产的超白压花玻璃的太阳光有效透射比相差不大,多集中在91%左右的范围内,通过改善超白压花玻璃自身特性来进一步加强太阳光透射比的手段已十分有限。
 
  因而,在超白压花玻璃表面镀制一层减反射膜成为提高光伏玻璃太阳光有效透射比的有效手段,通常,此方法可以使太阳光的有效透射比大于93.5%,较一般未镀膜的超白压花玻璃的透射比提高2.5%左右,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可提高约2%。此项技术
在最初推广阶段行业内争议较大,主要原因是组件在沙漠、湿热环境中,减反膜磨损、剥离失效后,易形成脏污遮光而导致组件输出功率下降。但随着镀膜技术的不断成熟,此类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采用镀膜玻璃的组件即使在沙漠地区减反膜磨损失效后,也能保持与非镀膜玻璃组件一样的输出功率。目前,镀膜玻璃已经被组件厂商广泛采用。
 
 
  鉴于光伏行业的全球化特点,国内光伏玻璃行业的发展与国外光伏玻璃行业的发展进程密不可分,呈此消彼长的态势。2006年前由于光伏玻璃的门槛和需求量少,再加上国际经济形势极端严峻,国内玻璃企业投资无人问津。在国际上,圣戈班、皮尔金顿、旭硝子、板硝子四家公司基本垄断市场,造成国内光伏组件厂完全依赖进口的超白压花玻璃来做盖板,进口价格一度维持在80元/㎡左右。在高额利润的带动下,国内压延玻璃生产技术重新启动和发展,国内玻璃厂家纷纷投建超白压花玻璃生产线,产能得到迅速提升,与此同时,国外企业处于对资源和成本的考虑,以及面对中国产能迅速扩大,产品效益初步下滑的担忧,国外几乎没有扩产计划,并开始将产能与技术转移至中国。
 
  2006年到2013年期间,国内光伏组件的生产主要以出口为主。2013年是光伏行业供需格局变革的分水岭,在欧美双反和产能过剩的压力推动下,扩大光伏产品内部需求,提高国内光伏安装量成为国内政策的主要驱动方向。国家推出一系列拉动国内需求的政策扶持,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快速发展,弥补了海外光伏市场的增速放缓给光伏行业带来巨大影响。
 
  国内光伏玻璃行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从全部依赖进口发展到国内同行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持续走低进入微利阶段,企业规模化发展已成共识,从国外进口同类产品早已没有竞争优势,旭硝子、Guardian等国外玻璃企业纷纷退出光伏玻璃市场。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国外欧洲圣戈班、Interfloat和Ducatt的三条窑炉还在产,窑炉产能均为300d/t以内的小型窑炉。我国一些大型玻璃企业已开始走出去,如信义玻璃在马来西亚,中建材准备在尼日利亚建厂。据统计,2016年1月份我国光伏玻璃出口至日本、美国、欧洲等国际市场的数量均为12.99万吨,约占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与去年同比增长7.74%,如将以光伏组件形式出口的光伏玻璃计算在内,则出口将远超这个比例。与出口相比,2016年1月份我国光伏玻璃进口量仅为934吨,还不及国内在产窑炉一天的产量。我国作为全球第一的光伏玻璃生产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