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隐身侠”让铁路运输“耳聪目明”
本文摘要:告别春节假期,铁路运输迎来返程客流高峰。在铁路线上有这样一群幕后工作者,他们虽从未与旅客“面对面”,却让铁路“耳聪目明”,保障着旅客出行安全、顺畅。
 
  告别春节假期,铁路运输迎来返程客流高峰。在铁路线上有这样一群幕后工作者,他们虽从未与旅客“面对面”,却让铁路“耳聪目明”,保障着旅客出行安全、顺畅。
 
  ——有呼必有应,不照面的“百事通”时刻在线。
 
  刚坐定,桌子上的电话又急迫地响起来。张青青抓起电话,焦急的询问声传来。“你好,我有行李落车上了,快帮我找找!”张青青随即记下车次信息,确认无误后通过电脑系统将遗失物品信息反馈给列车长。半小时不到,旅客就收到了遗失物品找回的短信。
 
  张青青是上铁12306的客服代表,主要负责接听旅客电话,解答旅客咨询,受理旅客投诉、建议、遗失物品查找等工作。
 
  “进入春运,客服中心仅电话呼入量就比平时多了一倍,最多一天一个人要接到430多个电话。一天下来,嗓子几乎是哑的。”张青青说,这已经是她经历的第九个春运。
 
  作为全国第一家铁路客服中心,上铁12306客服中心承担着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铁路客运咨询、求助等工作。
 
  春运期间,张青青和团队里的168位同事一起,守好各自一平方米的客服工作台,为电话那头的旅客排忧解难。
 
  ——擦亮列车的“眼睛”,不出半点差错。
 
 
  信号工是铁路电务系统的特殊工种,主要负责铁路信号相关设备的安装、维护、维修及改造工作。
 
  今年春运是上海电务段上海信号工区工长赵立的第25个春运。每年到了这个时候,赵立都会和他的21位工友坚守在上海站301至307号维修区域的铁轨旁,等待上道作业的命令。
 
  春运加开夜间列车,检修设备的工作压力比平时更大。赵立带的这个班组负责上海站120台道岔转辙机、73个轨道电路区段、69架信号机、19处应答器等信号设备的维修工作。一晚上,他们要上下道作业好几次。干得热火朝天的赵立下道后没几分钟就被阴冷的寒风吹得透凉。
 
  “春运上道作业都是断断续续的,有时有30分钟检修时间,有时只给15分钟,我们能做的只有时刻准备好。”赵立说,“信号设备是列车的‘眼睛’,不能出半点差错。夜间职守虽然苦,但心是安的。”
 
  ——为高铁拱桥做“体检”,“桥梁医生”高空坚守到天明。
 
  凌晨1点,一阵叮咚响声打破了京沪高铁丹昆特大桥的寂静,这是上海工务段苏州北高铁线桥车间的朱根祥带领工友们在高空检修桥梁设备。
 
  高铁桥隧工是铁路工务专业工种,主要负责高速铁路桥梁、涵洞、隧道及其他高速铁路相关桥隧建筑物大修、维修工作。
 
  扳手、安全帽、安全带、探照灯……全套装备清点配齐后,他们开始沿着钢拱桥拱脚向上攀爬,从两侧拱肋开始检查。
 
  钢拱桥距离地面近50米,危险系数不低,检修时间仅有150分钟,朱根祥和工友们需要集中精神对拱桥上的横撑、锚罩等设施进行全方位“体检”。全桥共有48根拉杆,每一处拉杆状态如何,朱根祥心中都有一本账。
 
  “等我们干完活下来,要不了多久,早晨第一列旅客列车就会通过。”朱根祥说,“虽然不跟旅客打交道,但我在桥下看着列车平稳开过的时候特别高兴。”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