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铁粉”体验“哈牡速度” 哈牡高铁月末通车
本文摘要:12月15日,“铁粉”首次体验哈牡高铁的方便快捷。
  
 
  12月15日,“铁粉”首次体验哈牡高铁的方便快捷。
 
  中国“八横八纵”高铁网最北“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冰雪旅游高铁线”的哈牡高铁将于本月末正式通车。昨天10时许,500余“铁粉”在正式开通前体验了哈牡高铁的方便快捷。
 
  铁路退休职工见证高铁发展
 
  8时许,4岁的周恩璨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早早来到哈尔滨西站,准备体验即将开通的哈牡高铁。虽然她还不太了解什么是高铁列车,但是爸爸告诉她一会儿要体验“贴地飞”的感觉,小家伙还是很兴奋。小恩璨的爸爸周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一个十足的高铁迷,哈大、哈齐高铁,以及新建哈佳铁路开通时都购买了车票登车体验。“近几年省内高铁发展迅速,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牡丹江等城市之间的‘路程’大大缩短,见证了省内高铁的发展,作为普通乘客我特别自豪。”周先生说,他想通过此次哈牡高铁体验让女儿也感受到国家的富强,让爱国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今年66岁的铁路退休职工徐林退休5年了。工作时,他一年至少往返哈尔滨、牡丹江两地40次,亲眼见证了哈牡两地列车车型及运行时速的“提档升级”。“上世纪80年代初,哈尔滨到牡丹江的列车车型还是蒸汽机车,时速仅30公里,到牡丹江要10多个小时。”徐林说,到上世纪90年代,列车车型升级为内燃机车,时速也有所提高,哈、牡两地的车程缩短到7个小时。得知哈牡高铁的体验活动,老徐第一时间报了名。“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到目的地,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原来去牡丹江得折腾一天,有时行程紧了连老朋友都见不到。现在好了,上午坐车,中午就到,到时候能和老哥们好好聚聚。”徐林笑着说。
 
  穿梭隧道群感受“白天黑夜”交替
 
  11时许,D8503次列车驶进哈牡高铁沿途的第一座隧道——长达4345米的鲜丰隧道。很多参与试乘的乘客告诉记者,通过隧道时感觉到阵阵耳压,是他们对哈牡高铁的第一个印象。更有乘客形象地告诉记者,高铁列车不断进出隧道,车内仿佛经历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铁路部门工作人员说,和目前已投用的省内其他高铁不同,由于地处丘陵、山地地带,哈牡高铁沿线共有39座隧道,其中哈尔滨工务段境内有18座。从哈尔滨出发,经过的第一座隧道是玉泉境内的鲜丰隧道,而进入了这座隧道,也就进入了玉泉隧道群。
 
  “这个隧道群有12座隧道,最短距离只有300米,给乘客的感觉就是动车组列车刚驶出这个隧道,马上就进入了另一座隧道。”他表示。除了玉泉隧道群,哈牡高铁全线还有帽儿山隧道群、虎峰岭隧道群等多个隧道群。哈牡高铁全线最长的隧道是虎峰岭隧道,全长8755米,即便高铁以250公里的时速通过这个隧道,也需要2分钟的时间。
 
  从虎峰岭隧道驶出不久,动车组列车就驶入全长7152米的威虎山隧道。最后通过的隧道是爱民隧道,通过这座隧道列车便抵达牡丹江车站了。
 
  “最年轻”高铁乘务组成明星
 
  动作标准规范、语言亲切和蔼,一袭红衣的哈牡高铁“动姐”一亮相便吸睛无数,成为不少乘客合影的对象。
 
  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客运段高铁筹备办副队长范业绩说,为了让乘客获得最佳的乘车体验,他们从该段4200名工作人员中选拔出189名业务能力强的高铁乘务员,其中列车长44人、乘务员145人。这些乘务员还要被送往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进行高铁行车安全、礼仪等方面的培训。“他们平均年龄28岁,这个乘务组可以说是哈铁目前最年轻的高铁乘务组。”范业绩说。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运行,12时48分,D8503次列车到达牡丹江站。站停4分钟后,体验列车又以最高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驶向终点——绥芬河站。铁路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哈牡高铁开通后将连接牡绥快速铁路,动车组列车将首次开进对俄口岸站,这对连通中俄新通道、促进中俄贸易、加快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届时,哈尔滨至绥芬河的运行时间也将比以往节省3个小时。
 
  13时45分,列车抵达绥芬河站。经过10多分钟的休整,13时57分,这趟满载欢声笑语的列车踏上了回哈旅程……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