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地铁2号线实现“救命神器”AED全覆盖
本文摘要:2020年12月15日上午,山西省红十字会联合太原市红十字会、太原中铁轨道公司在龙兴街站举行“山西省政府2020年民生实事项目—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太原地铁2号线集中投放仪式”。
  2020年12月15日上午,山西省红十字会联合太原市红十字会、太原中铁轨道公司在龙兴街站举行“山西省政府2020年民生实事项目—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太原地铁2号线集中投放仪式”。

 
  按照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安排,省红十字会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共为太原地铁2号线23个站点各配置一台自动体外除颤器。10月中旬,太原市红十字会为地铁站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心肺复苏技术+自动体外除颤器专项培训,并同步开展初级救护员取证培训。
 
  目前,太原地铁2号线23个站点已按照计划全部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太原地铁2号线急救设备(AED)配置率走在了国内地铁行业前列。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为什么被称作“救命神器”?
 
  AED是抢救心脏骤停病人的“利器”,被称为“救命神器”,在地铁站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配备一台AED,紧要时刻能够救人于分秒之间。其最大特点是使用者无需具备专业背景,在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后,具备急救知识和AED操作技能,即可第一时间参与抢救。
 
  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作为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急救设备,及时、正确地使用AED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救助,将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心脏骤停危及生命事件时,在救命的“黄金四分钟”内,正确使用AED和实施心肺复苏,能极大地提高院前急救效果,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害的目的。
 
  法律保障,政府支持,让救人者打消顾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通过法律保障免除善意救助者的民事责任,让事发现场的目击者实施紧急救助行为时无后顾之忧。
 
  在全省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5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今年山西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其中,太原市重点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地铁、机场、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配置大量AED,为心源性猝死患者现场救护提供安全保障。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