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过闸,采购新车!东莞地铁更多便民服务已经安排上了
本文摘要:“莞邑人物”“流光掠景”“莞邑传统”“相遇非遗”……5月27日上午,通过手绘方式,林则徐、袁崇焕等历史人物出现在东莞地铁的车厢里,这样富有东莞本土人文历史气息的特殊专列,不仅成为市民了解东莞历史的新方式,也是东莞地铁三周年献给市民的“生日礼物”。

  “莞邑人物”“流光掠景”“莞邑传统”“相遇非遗”……5月27日上午,通过手绘方式,林则徐、袁崇焕等历史人物出现在东莞地铁的车厢里,这样富有东莞本土人文历史气息的特殊专列,不仅成为市民了解东莞历史的新方式,也是东莞地铁三周年献给市民的“生日礼物”。
 
  三年前的5月27日,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开始投入运营。三年来,地铁成为越来越多市民青睐的交通出行新方式,根据统计,截至5月26日,地铁已经累计运送旅客达12679.12万人次,日均客流量逐年递增,已经达到11.58万人次,特别是在刚过去不久的5月1日,客运量达至29.43万人次,创了历史新高。
 
  “已经计划新增8—10台地铁列车,还有微信等新支付方式在国庆节之前投入使用,并增加暖心服务。”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胡文伟表示,地铁将跑得更快、更加便捷,并增强互联互通,在促进城市活力提升的同时,体现更多城市价值。
 
  今年日均客流超过14万人次
 
  从诞生之日起,地铁就成为了东莞的一张新名片,并承载着推动东莞进一步发展,实现“内聚外联”“助推产业”的期待,备受市民关注。
 
  据统计,截至5月26日,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累计开行列车29.697万列次,运营里程1054.63万列公里,累计运送旅客达12679.12万人次,日均客运量11.58万人次,列车运行图兑现率为99.98%,正点率为99.96%,均高于国家标准。日均客运量逐年递增,特别是5月1日客运量达至29.43万人次,创了历史新高。
 
  对于地铁2号线运营三周年交出的这份“成绩单”,胡文伟很是满意,这可比当初预估的客流量超出了不少。胡文伟透露,地铁初开通之时,日均客流只有9万多人次;现在的平均日客流虽然只有11.58万人次,但地铁客流呈现了一个节节攀升的良好势头——地铁2号线开通三年来的平均客流增长速度高达15%—17%。
 
  胡文伟称,从今年上半年的客流量数据来看,地铁的日均客流就已经超过了14万人次,这还是雨季出行受到影响的数据。在下半年天气转好的情况下,他预计,到今年年底,地铁的日均客流量能达到14.5万人次。这种增长,对比起其他城市来说也算非常快的。
 
  未来,1号线开通运营后,东莞地铁互通性大幅提升,将为东莞地铁带来成倍客流的增长,“多开一条地铁线路,客流会实现几何级的增长。”胡文伟说,轨道交通形成网络后,带来的客流量不是简单的“1+1=2”增长,而是会大幅度成倍增加,来自周边的客流在东莞交会,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发车间隔有望缩短至4分钟
 
  乘坐地铁的人越来越多了,地铁出行也逐渐成为东莞市民出行的习惯。如今,在上下班高峰期,地铁车厢会变得拥挤。如何提升市民的出行感受和舒适度,是东莞地铁人重点考虑的问题。
 
  今年初,2号线已经执行了新的列车运行图,以缓解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客流压力,减少平峰期间乘客候车时间,提高乘客出行舒适度。这是因为,2018年客流量较2016年和2017年有显著增长,乘客拥挤度整体有显著提升,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表现尤为明显。
 
  新的运行图将高峰期间的行车间隔将由7分钟缩至6分钟,平峰期间的行车间隔将由9分钟压缩至8分钟,增加低峰期行车间隔9分钟,总体运能可提升8%。但这还不够,如果客流持续上升,现有的20列车很快就会满足不了需求,乘客舒适度得不到保障。
 
  胡文伟透露,目前市轨道公司已经在考虑采购新的地铁列车,计划新采购8—10台地铁列车,预计最快后年能到莞并投入使用。新采购的地铁列车投入使用后,地铁2号线的高峰发车间隔有望从现在的7分钟缩短至4分钟,东莞人的生活将进一步“提速”。
 
  今年国庆节将全面实现扫码过闸
 
  让市民出行更加便利、让服务更有温度,近年来,东莞地铁的服务一直在探索更具有城市特色和人文色彩的方式。
 
  对于市民呼声很高的微信购票、扫码支付等问题,东莞地铁一直在进行设备的改造。胡文伟介绍,手机扫码过闸有望于今年国庆节全面投入使用。这意味着,今年国庆节东莞市民在地铁2号线15个站点的闸机上都可以实现手机二维码扫码过闸。
 
  胡文伟说,此前,地铁2号线每个站只有1台可实现移动支付的购票机;现在每个站点都已经有多台支持移动支付的购票机;未来将全面放开,实现所有购票机均可支持移动支付。
 
  除了购票机的升级改造,未来地铁2号线的所有闸机都将实现移动扫码过闸。胡文伟透露,目前第一台闸机样机已经在厂家完成了测试,待测试稳定后就可以在地铁2号线全面开放。
 
  为了方便地铁和公交的接驳,东莞巴士等部门正在积极协调市城管部门加快推动轨道周边公交站优化改造工作,进一步强化常规公交与轨道2号线等无缝接驳。记者了解到,目前交通部门正在研究的线路优化方案中,将着重研究围绕地铁站点规划小循环接驳线路,这样可以进一步扩大地铁的覆盖面,更好地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未来与大湾区其他城市60分钟互达
 
  4月份,《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和《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创新与发展——广州2019》报告发布。根据报告,至2025年,通过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大湾区城市群将实现60分钟互达,广州外围城区至主城区80%的换乘将不超过2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达到55%,市民出行将更加绿色、便利、智能。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底,湾区总人口约6800万人,湾区9市城际、地铁已开通运营总里程约1164公里,规划总里程约6000公里。面对客流新常态,如何利用新技术手段及互联网技术提升乘客在线网内的体验,促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是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亟待探索的领域。
 
  胡文伟就是一名典型的“双城记”人士。每周一,他早上6:30从广州家中出发,搭乘动车到达东莞火车站,再坐地铁到西平站,花费一个多小时。“乘车要26分钟,去掉候车的时间,中间要经过三次安检,需要30多分钟。”因此,胡文伟希望不同城市之间能实现安检互认,从而实现1小时生活圈的顺利通达。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铁路换乘地铁免除安检的做法已在多个城市实施。今年春运期间,为快速疏散到达客流,深圳北站与深圳地铁实施铁路出站与地铁进站互检互认模式,铁路与深圳地铁在深圳北站高铁A2出口联合开设绿色通道,旅客可免安检直接到达地铁进站口,极大方便旅客出行。而在今年初,广州交通部门也透露,准备先在广州火车站西出站口试行地铁、城际、高铁之间“安检互认”。
 
  在西平站,这里已经具备了互认的基础硬件条件。目前,2号线到莞惠城轨的接驳在这个站点实现,市民可以不用出站,在地下就能完成城轨和地铁的换乘,这里堪称市区内最重要的城际交通枢纽站点之一。作为市内交通和城际互联重要的枢纽,西平站设计新颖,它突破了高架桥接驳城轨的传统,将接驳站点都设在地下,让客流更好地在这里交会流通。
 
  “希望通过大湾区建设的推动,将轨道交通的资源共享,方便人才、车场、技术、设备的利用最大化。”胡文伟呼吁,如1号线的黄江停车场与深圳合用,这类“共享”的做法希望今后能尝试、推广。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