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个站让地铁成为丈量城市边际的工具
本文摘要:钱江路站位于庆春东路和钱江路十字交汇口下方。这里是杭州地铁2号线和4号线的换乘站:2号线良渚方向和4号线彭埠方向实现同台换乘。同时,2号线朝阳方向和4号线浦沿方向也能同台换乘。

 杭州地铁2号线、4号线换乘站
 
  ——钱江路站
 
  钱江路站位于庆春东路和钱江路十字交汇口下方。这里是杭州地铁2号线和4号线的换乘站:2号线良渚方向和4号线彭埠方向实现同台换乘。同时,2号线朝阳方向和4号线浦沿方向也能同台换乘。
 
  杭州的轨道交通正在飞速建设中,地铁四通八达。在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城市空间进一步扩展,主城区与周边城区的距离也被拉近。预计2022年亚运会之前,十条地铁线将全线通车。其中,地铁9号线也将经过钱江路站。
 
  镜像1
 
  作为两条线路的换乘站,钱江路站的人流量并不少。上午9点,站内已经人头攒动。每个车厢门前的上车区,大家自发排成队列。站内的休息凳上,也坐着等候列车到站的人,其中有通勤的,也有走亲访友和出门游玩的……
 
  镜像2
 
  在坐地铁的乘客中,不乏带着大包小包的。
 
  锅碗瓢盆、当季被褥、随身衣物……被打包成好几袋拎在林长进手里。老林是位民工,40岁出头,黝黑的皮肤一脸憨厚。来坐地铁是因为他刚结束七堡附近一工地的活,正要赶去仓前,转战另一个工地。
 
  从钱江路站上车,无论坐4号线,还是换乘到1号线,都能直通杭州东站和杭州站。拖着行李箱的乘客也时不时出现,“前两天学校有活动,所以我只能买了今天中午11点多的高铁回家。虽然假期已经过了一半,但至少也能休息几天。”大二学生小林直接从活动现场坐地铁,赶到东站坐车。
 
  镜像3
 
  在地铁站台,除了乘客,一群穿着红色或蓝色小背心、手里拿着指示牌的工作人员特别显眼。他们是杭州地铁志愿者。
 
  “这里是下车区,麻烦您稍微往旁边站一站。”“您需要换乘哪个方向的?我帮您看。”“去西湖的话,可以在对面换乘2号线。”“往B口出,就是和谐嘉园北苑。”“车门马上要关了,请等下一辆。”……
 
  本以为当志愿者是个轻松的活,但没想到,她们好像陀螺一样,忙不停。除了管理秩序,志愿者也是有问必答。由于乘客提出的问题中,大多数是关于路线的,想要第一时间回答上来,志愿者在前期熟悉线路上,可是花了不少功夫。
 
  这个站·市民说
 
  “坐公交车需要1个半小时,但坐地铁只需要40分钟。”——带着女儿去海洋馆的妈妈吴金枝
 
  早上9点半的大厅里,一对穿着休闲的母女俩正在问路。小朋友剪着俏皮的短发,一手拉着妈妈,一手挥着一面小红旗。
 
  妈妈叫吴金枝,今年33岁。老家在湖北,6年前来杭州工作,并在这里安家。现在小朋友已经5岁多了。母女俩这趟出门是准备去海洋公园走走。一大早,两人从家附近的西兴站出发,在入口处吴金枝给女儿买了一面红旗。
 
  “我们要在钱江路这一站下车。来之前算过时间,如果是坐公交车,不加上堵车的时间,要1个半小时才能到。现在坐地铁只需要40分钟就行。”吴金枝说坐地铁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快捷,尤其是对于像她一样晕车的人来说,烦恼也不复存在。
 
  “如果没有地铁,我可能都找不到路嘞。”——从老家来杭州带孩子的奶奶陈惠英
 
  ?10点左右,57岁的陈惠英站在2号线的候车区等车,脚边放着好几个袋子,陈大妈一脸笑容,她说自己正赶着去儿子家抱孙子呢。
 
  陈大妈生活在诸暨枫桥老家,刚刚21个月大的孙子跟着儿子、儿媳住在余杭新买的房子里。为了照顾小孙子,陈大妈经常两头跑。儿子家住半个月,再回老家住半个月。从诸暨坐火车或客车到杭州,再坐地铁2号线到白洋站下车,儿子家就在不远处。
 
  “杭州地铁很好的!”陈大妈说到一半,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这条线路我已经很熟了。每次去抱孙子,我都是要坐地铁的,如果没有地铁,我可能都找不到路嘞。”
 
  “我要去看的婚宴场地,坐地铁基本上都能到。”
 
  ——婚庆公司95后员工李权
 
  李权是位95后,从事婚庆行业。国庆的7天假期,他都需要照常到岗。小伙子住在萧山振宁路,公司在钱江世纪城附近,正好2号线直达。
 
  除了每天固定地上下班,李权还需要到各地看婚宴场地。他说出行首选还是地铁。“现在杭州地铁四通八达,而一般婚宴的地点都是比较市中心或者说在繁华的地方,坐地铁基本上都能到,非常方便。除非实在是偏远地区,才会选择公交或者打车。”
 
  “我是看着地铁慢慢成长的,它让杭州发展得更好,”——家住钱江路站附近的市民余守玲
 
  36岁的余守玲做服装生意已经3年了,现在在龙翔桥有一家自己的服装店。早上10点多,她从钱江新城附近的家中出发,坐地铁4号线转1号线到店里去。作为杭州本地人,她是看着地铁与这座城市一起慢慢成长的。“地铁方便、安全、不堵车,就算要换乘也不用跑很远。有了地铁,大家的出行更加快捷,幸福指数变高。对于杭州这个城市来说,也能发展得更好。”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