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才: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创新势在必行
本文摘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9月8日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创新空间巨大,要从全生命周期考虑,坚持多元化筹资,树立多赢协同效应,由轨道交通建设带来沿线土地增值,以外溢效应来反哺轨道交通。
  8日下午,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创新研讨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在研讨会上表示,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高速发展成果显著
 
  “近几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在规划、建设、运营、投融资等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
 
  胡祖才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所取得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国有43个城市的建设规划获得批复,规划总里程约8600公里。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按照放管结合的原则,对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进行了创新改革。
 
  二是投资建设快速增长。2015年底,全国37个城市在建项目159个,总规模约3800公里,共完成投资3683亿元,较2014年增长34%。同时,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城市轨道交通重大工程包,选择国家批复建设规划且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作为重大工程重点推进,依托发展改革委建立的重大任务库平台按月进行调度,推动工程加快实施。
 
  三是运营情况总体良好。截止目前,全国25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约3400公里(不含磁浮交通和现代有轨电车),其中2015年全年开通运营线路较2014年增加26%。2015年共完成客运量约138亿人次,较2014年增加3%,日均客流约3753万人次,较2014年增加3%。
 
  四是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进行了多方尝试和创新。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建设和运营的资金压力将不断增大,亟需广泛开展多元化融资、进一步盘活城市轨道交通资源。近年来各城市在不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在建设资金和运营补贴等方面也制定政策进行保障。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创新势在必行
 
  胡祖才表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虽发展迅速,但与当前形势相比,城市轨道交通在投融资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仍不适应,投融资机制创新势在必行,这也是实现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要加大力度来推进这项工作。
 
  胡祖才肯定了各城市在投融资机制方面进行的探索与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综合开发模式,如“轨道+物业”、“轨道+社区”、“轨道+小镇”等;二是PPP模式,这是我们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有效模式;三是拓展其他筹资方式,包括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融资租赁、到境外发债等多元化的筹资的方式。
 
  “总体来看我们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但是面还不够宽,深度还不够。”胡祖才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创新空间巨大。
 
  胡祖才表示,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创新,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首先要从全生命周期来考虑,要坚持多元化筹资;其次要树立多赢协同效应,主要是由轨道交通建设带来沿线土地的增值,这种外溢效应来反哺轨道交通。
 
  胡祖才建议,要加大政策的创新力度和政府的支持力度。一是规划政策。轨道交通在规划时要和城镇化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统筹考虑,有机衔接。二是土地政策。地铁是公益性的,物业、住宅、酒店、购物中心等配套土地政策也要进行创新,顺应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创新的需要,两者要配套协调起来。三是税收政策。税收政策与PPP运行模式相关,要具体化。四是票价政策。优化票价体系,既要体现公益性,也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要统筹起来。五是消防、标准、环保等涉及综合开发的政策都要深化研究。
 
  胡祖才认为,创新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突出重点、积极有序推进。一是把握规律,科学有序推进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二是统筹兼顾,处理好投融资创新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三是加强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四是总结推广经验,提升行业投融资机制创新水平。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