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将进驻有轨电车 3条线路与地铁"无缝对接"
本文摘要:集历史感和环保性于一身,有轨电车2018年或可通车。 常报全媒体讯 坐在时尚动感的有轨电车上观赏城市美景,这样惬意的事有可能成为现实
集历史感和环保性于一身,有轨电车2018年或可通车。
 
    常报全媒体讯 坐在时尚动感的有轨电车上观赏城市美景,这样惬意的事有可能成为现实。记者昨天获悉,由经开区组织修编的《常州经济开发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于日前通过了市规划审议鉴定委员会的审议。根据规划,经开区将规划建设T1、T2和T3三条有轨电车线路及其支线,线路总长38.5公里。
 
线路规划:看看这三条线路,是否经过你家门口
 
    《常州经济开发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市经济开发区181.3平方公里。根据规划,有轨电车的平均速度约为每小时25至30公里。
 
    其中,T1线线路长度12.8公里,其中一期示范线工程长7.2公里,延伸线长5.6公里,往返于经开区中心片区与横山桥。
 
    该线路以经开区区政府为起点,芙蓉为终点,全线共设站13座,平均站间距1.07公里,并在西端与地铁2号线城东站衔接换乘。
 
    其中,T1一期途径东城路站,沿东城路通道由南向北路中敷设,而后折向东沿潞横路南侧、潞横河北侧敷设至园东路,线路过园东路后随潞横河至潞横路北侧沿河继续向东走行,有轨电车通过地面平交横穿潞横路,继续向东敷设至有轨电车T1一期工程终点横山桥站。T1延伸线起自横山桥站,由潞横路转至横芙路,继续向东沿路中敷设,最后转向北,终点位于横芙路与柳三路交叉口的芙蓉站。
 
    T1的路线为东城路(路中)-潞横河(河北侧)-横芙路(路中)。
 
    另悉,作为T1线的一期,全长约7.2公里的示范线目前已完成预可研编制,正在抓紧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年内开工,拟投资约10亿元,预计建设9座车站,争取2018年投入使用。
 
    T2线的长度为:主线13.8公里,支线2.9公里,往返于经开区中心片区与横林,以经开区区政府为起点,横林、崔桥为终点,并设站与城际铁路常州东站、地铁2号线衔接换乘。
 
    T2主线线路主要路线为东城路(路中)-漕上路(路南侧)-剑横路(路西侧)-泡桐路(路北侧)-江南路(路东侧)-红丰路(路西侧)-昌盛路(路中)-顺通路(路中)。T2支线线路主要路由为江南路(路东侧)-崔西路(路中)
 
    T3线长度为9.1公里,往返于经开区区域中心与遥观,以T1线五一路站为起点,遥观为终点。
 
    T3线线路主要路线为五一路(路中)-东方东路(路中)-常青路(路中)-今创路(路中)-建设路(路中)。
 
    轨道交通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所有的线路和站点设置等都是初期方案,接下来还将深入的研究和调整。
 
无缝衔接:与地铁2号线接驳,打通“最后一公里”
 
    出了地铁,换乘有轨电车,“叮叮叮”十几分钟就到家——对经开区市民来说,这样的生活过几年或可成为现实。记者从轨道交通产业园获悉, T1、T2、T3线都跟地铁2号线有衔接,T1线与地铁2号线衔接站点为东城路站,T2线与地铁2号线衔接站点为东城路站,与地铁2号线的延伸线在五杨站衔接,T3线与地铁2号线在颜家站衔接。
 
    据业内人士介绍,经开区原本内部交通线路有限,百姓外出往往需要转多趟公交车,有轨电车建设后,将对交通优化起到辅助、补充作用,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此举还有利于提倡公交优先和绿色交通的理念,通过推广大中运量、节能环保的交通系统,引导经开区绿色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如此,有轨电车项目的建设还有利于积极配合常州市政府与中国中车(原中国南车)相关合作协议的落实。今后常州的有轨电车将会由常州城轨公司生产,从而带动常州本地轨道交通产业链发展,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常州轨道交通车辆整车制造梦。
 
绿色出行:现代有轨电车的好处:安全、环保、载客多
 
    常州为什么要建有轨电车,而不是发展BRT公交或延伸地铁?据轨道交通产业园方面介绍,虽然有轨电车时速并不快,但是有轨电车具有安全、环保、载客容量大等优点。
 
    由于有轨电车可实现在轨计算机信号系统全控制,因此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司机操作失误引起的安全事故。
 
    有轨电车能实现零排放,在环境问题引发人们高度关注的当下,坚持发展有轨电车具有重要的环境考量,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有轨电车虽然速度不快,但是其载客容量大,最大载客量在300至500人,这与公交车的载客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轨电车速度保持较好,没有太多减速刹车,完善的信号系统也确保了准点率。
 
    虽然,有轨电车的建设成本比公路公交略高,但是没有公路公交对站台路面的破坏,公交车报废,石化能源的排放,橡胶轮胎刹车时产生的颗粒污染等因素,再加上旅游观光,扶持产业,环保等各方面的因素,有轨电车都是不错的选择。
 
发展历史:现代有轨电车发展得高端洋气
 
    我市文史专家陈伟堂查询了《常州市志》后告诉记者,解放前常州并未出现过有轨电车,这对于常州来说算是一个新生事物。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有轨电车自1881年问世后,世界各大城市陆续开通,我国的北京、天津、大连、上海都有有轨电车的先例。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起,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陆续拆除有轨电车线路。
 
    然而,升级版的现代有轨电车在进入本世纪以后,非但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且被多个城市“请”回来,发展得相当高端洋气。
 
    自1975年,有轨电车在上海消失,40年后,“升级版”有轨电车再现上海街头。与常州相邻,苏州高新区规划建设的6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总长度达80多公里。在青岛等城市,有轨电车更是投入了最新科技:采用相对优先的通行系统,路口信号灯与有轨电车车载信息设备进行衔接,待有轨电车驶近时,信号灯将自动转换为绿色通行信号,优先通行,提高运行效率,更保证有轨电车的运行安全。
 
    目前,南京、长春、大连、上海、香港、天津、成都、威海等地都布局了有轨电车,还有数十个城市正在开展前期规划。到2020年,我国各城市有轨电车建设线路有望达到约2000公里。
 
    在国外,有轨电车也是不少城市的亮点。比如,墨尔本是澳大利亚唯一一个保留有轨电车网络的城市,街上跑着“祖孙三代”有轨电车,从最古典的老爷车到最先进的“子弹头”都有。而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拥有有轨电车线路17条,踏进车门,香气扑鼻,车头驾驶区依稀可见上世纪60年代的老旧痕迹,车厢经过改造,纯白简约。两小时的旅程里,旅客可以坐在行驶着的有轨电车上穿越市中心,一边品尝米其林名厨和甜点师联手准备的三道佳肴,一边饱览布鲁塞尔的地标建筑和市井生活。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