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客流预测获专家认可
本文摘要:8月9日《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客流预测》通过专家评审。
  昨日,记者从贵阳市轨道公司获悉,《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客流预测》(以下简称《客流预测》)通过专家评审。《客流预测》提出的远期客流预测3万人次/小时量级基本可信,与一期工程客流预测量级一致,可以作为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设计研究工作依据。
 
  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广州、西安、贵阳的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客流预测》进行评审。《2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公司代表出席了会议。专家组审阅了《客流预测》报告,听取了编制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对《客流预测》成果的汇报,与编制单位进行了交流和沟通。
 
  经过讨论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客流预测》以《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贵安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0)》、《贵阳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20)》、《贵安新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4)以及2007年居民出行调查和2012补充调查作为基础,数据翔实,预测依据较充分。
 
  《客流预测》采用四阶段预测方法,给出了轨道交通2号线初、近、远期的客流规模、全日及早晚高峰小时的断面客流量、各站点客流乘降量、客流站间OD、平均运距、二期工程换乘客流及超高峰小时系数等成果。采用的预测方法科学,技术路线合理,参数选取基本恰当,对一期工程范围工程客流进行校核,预测内容全面,达到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客流预测深度要求。
 
  昨日,来自广州、佛山、昆明等地5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经过审阅相关材料和讨论论证,一致同意通过《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以下简称《预评价报告》)和《安全条件论证报告》的评审。
 
  经过讨论评审,与会专家、代表一致认为《预评价报告》的编制框架结构合理、技术路线清晰、编制规范、评价内容全面,符合国家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的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对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全面,评价单元划分合理,评价方法科学,安全对策措施基本明确、可行,评价结论正确。
 
  相关链接
 
  轨道交通2号线
 
  轨道交通2号线分为一、二期工程。一期工程起于白云区七机路口站,沿白云北路南行,经云峰大道至金朱路,折向西进入诚信路。线路南行至石林公园后向东经金阳大道南行至北京西路、而后折向东南,经马王庙、三桥路、二桥路、延安路,至师大沿宝山路南行,于团坡桥处下穿南明河抵达一期工程终点油榨街站。
 
  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7公里,共设置23座车站,平均站间距1.2公里,其中共4座换乘站。2号线二期工程起于油榨街站,穿森林公园,经龙洞堡到达龙洞堡机场与航空、环城铁路实现零换乘,出机场后折向西南方向,下穿贵新高速公路、经小碧、云盘小寨后到达终点站水淹坝站,全长12.54公里,共设车站7座。2号线一、二期全长39.54公里。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