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蓝皮书:北京轨道交通未来将承担超80%运力
本文摘要:日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发布《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5-2016》。
 
  日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发布《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5-2016》。报告指出,北京中心城区工作日高峰时段交通状况呈现“中度拥堵”状态,未来北京将继续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将承担80%以上的出行量,构建“轨道上的北京”。
 
  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北京中心城区工作日高峰时段交通指数达到7.5,基本进入“中度拥堵”阶段。报告指出,未来交通的供需矛盾依然严峻,需要进一步发展轨道交通,具体包括在城市中心区加大地铁密度,在城市近郊区加快快线铁路建设,在新城区建设城际铁路。未来,北京要建成“轨道上的北京”,京津冀也要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另外,《北京地铁、快线铁路和市郊铁路中长期发展纲要》和《京津冀城际铁路中长期发展纲要》也将出台,尽快使轨道交通承担80%以上的出行量。
 
  同时,课题组认为,轨道交通的建设资金仅靠政府投资将难以满足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资本参与轨道交通建设的积极性,可以仿效和借鉴我国香港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将沿线土地开发、站点物业经营交付建设运营单位,增加社会资本的投资收益。
 
  具体政策设计方面,报告建议,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人在项目范围内进行土地二次开发,合理使用冠名权,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鼓励社会资本以基础设施项目发放企业债券进行融资,鼓励社会资本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组合为其他金融产品进行融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人进行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申请各种专项资金。完善项目建设各项配套政策,提供保障项目运营的配套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人参与红线外经营性项目建设。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