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中国高铁第一坡”
本文摘要:春意盎然的4月,在峰峦叠嶂的秦岭深处,一列列动车组列车沿着西成高铁风驰电掣,安全驶过“中国高铁第一坡”。
 
  春意盎然的4月,在峰峦叠嶂的秦岭深处,一列列动车组列车沿着西成高铁风驰电掣,安全驶过“中国高铁第一坡”。
 
  西成高铁横越秦岭南北,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近100公里长的密集隧道群中,有一段45公里长的25‰连续长大坡道,是目前国内最长的高铁连续长大坡道。
 
  自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以来,中国铁路总公司高度重视运营工作,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多次到现场检查调研,要求西安局集团公司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守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深化高铁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程,全面强化长大坡道运营安全保障。
 
  西安局集团公司牢记重托,把确保“高铁蜀道”安全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在提高特殊运营条件下的安全保障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确保趟趟动车组列车安全平稳驶过“中国高铁第一坡”。
 
  织密运营安全网,列车不到4秒钟平稳爬上1层楼
 
  西安市民张超雄是西成高铁的常客,在成都工作的他已记不清坐了多少趟列车。他说:“我每个节假日都回家,对西安、成都两地的动车组列车特别熟悉,趟趟安全抵达,每次旅途都觉得挺舒服。”
 
  旅客们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来自铁路部门严谨细致的科学试验,西安局集团公司仅在西成高铁长大坡道运营安全等方面进行的动力切除、坡道防溜等场景模拟就有17类,开展了7种动车组列车坡道启动和“动车+动车”“内燃机车+动车”救援等试验8类49项。
 
  西成高铁从西安北站引出后,从清凉山隧道开始一路上坡,其中25‰的连续长大坡道45公里,意味着动车组列车每前进1公里海拔上升25米,坡道直接落差1100米,为全国高铁之最。按照250公里时速计算,列车不到4秒钟就要爬1层楼。
 
  有上山,就有下山。列车抵达坡道最高点后下坡,如果司机操纵不当,爬坡蓄积的动能将在“变坡点”转换成强大的势能。西安机务段动车组司机王创粗对此深有体会:“为让旅客坐着舒服,感觉不到‘变坡点’,我们司机反应的时间不超过10秒,通过精准调整电流、提高制动能力,确保列车平稳运行。”
 
  在铁路总公司支持下,经研判风险、模拟场景,西安局集团公司形成了一系列高铁长大坡道运营安全保障措施。他们补强装备配置,配备了具备停放制动功能的CRH380B型动车组列车,在阿房宫站热备2组,在长大坡道两端的鄠邑、汉中站放置固定重联和谐N5型内燃机车,在鄠邑、佛坪站配备工务、供电作业车。
 
  西安局集团公司盯住设备日常维护,将长大坡道区段垂直“天窗”时间增至300分钟,实施集中修作业模式,并加密检测监测频次,2个分析工区24小时专人调看长大坡道电务监测数据,每月利用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对工务、电务、供电设备检测2遍,钢轨探伤车由每年检查7遍增加为8遍。
 
  在穿越秦岭的9个隧道口,记者看到,西安局集团公司专门装设了远程视频监控和照明设施,建立6个护路联防工作站,在高坡、长大桥隧区段设立64个执勤岗亭,实施24小时值守,并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区域警务联合协议,共同创造良好的高铁安全环境。
 
  筑实应急“防护墙”,54373列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行2024万公里
 
  获得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董宏涛是西安动车段调度科应急台动车组列车机械师,负责动车组列车应急处置工作。记者在应急台看到,一年多来,他整理了两大本西成高铁应急处置文件,共25项制度、600页左右。
 
  “应急指挥具有突发性、意外性、不可预测性。全面、权威的数据资料就是‘战时急救包’,在紧急情况下,我们通过精准、高效的应急处置,坚守高铁和旅客安全这一底线。”董宏涛向记者介绍道。
 
  西成高铁的长大坡道,密集的隧道群,复杂的地质地貌,加上公路交通极为不便,给设备故障处置、火灾、旅客疏散等应急救援处置带来了巨大压力。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负责西成高铁长大坡道设备维修的机务、工务、电务、供电、车务等部门均不断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推动应急处置体系升级。
 
  面对高铁长大坡道运营安全这个新课题,西安局集团公司运用底线思维,设置各种突发场景,坚决守住旅客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研究制订高坡区段非正常行车组织等6个专项应急预案,编制专项应急处置办法,通过实地踏勘和应急演练,做到“一站一案”“一事一案”。
 
  西安局集团公司优化救援布局,在24处隧道电力箱变洞室内存放必备工具,在汉中存车场配备动车组悬轮装置,打造纸坊救援站样板工程,分步推进长大坡道区段4处救援站建设,统一18项补强工程建设标准,制作疏散救援通道交通示意图和导航二维码,实现紧急情况下快速到达救援现场和旅客有序疏散。
 
  为提升消防能力,西安局集团公司在长大坡道区段救援站内增设新型消防器材,利用隧道斜井设置5处微型消防站,配备防毒面具、灭火器、呼吸器、防火服等设备,成立西成高铁防灾救援检查工区和动车组应急救援队,构建通畅的立体救援布局。
 
  在各个系统的联劳协作下,从西成高铁开通运营到今年4月15日,54373列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行2024万公里,在经过“中国高铁第一坡”时经受住了多种非正常考验。
 
  培植管理“常青树”,3953万人次旅客顺畅过秦岭
 
  在跑西成高铁前,西安机务段司机王创粗已有20年驾龄,安全行驶175万公里,能绕地球44圈。从牵引宝成线绿皮车到开上动车组,他见证了蜀道从难到易、从慢到快的历史变迁。
 
  “宝成线弯急坡陡,坡度达30‰,列车穿越秦岭时很容易引起晃动。西成高铁弯道相对舒缓,从鄠邑至新场街区间45公里,坡度25‰,相当于爬375层楼,动车组需全程发力冲上大坡。”王创粗对记者说,“每一次高铁值乘都好比士兵出征,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出现毫厘差错。”
 
  从西成高铁运营至4月15日,每次出乘前,王创粗和他的伙伴们都要完成与飞行员相同标准的心理测试、压力测试,共运输了3953万人次旅客,以安全“万无一失”赢得了旅客们的信赖。
 
  一年多来,西安局集团公司落实总公司深化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程要求,探索安全规律,持续改进提升,构建行之有效的高铁长大坡道日常管理保障体系。
 
  从最不利的因素预想,西安局集团公司梳理8种极端情况和73个重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他们主动承担总公司立项的长大坡道与动车组适应性技术、应急保障和隧道危石综合监控技术研究3个重点课题,解决现场实际问题。
 
  在实际运营、专项试验和专业讨论研究中,西安局集团公司先后3次召开科委会专题会议,4次修订《行细》,明确高坡区段动车组、路用列车、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运行条件,规范和谐N5型机车配合施工维修时的作业组织方式。
 
  西安局集团公司落实高铁一体化管理要求,制定26项管理制度,梳理、分拣各类技术标准,按专业、分工种编写岗位作业指导书,形成动车组司机操纵“五色图”、随车机械师途中故障处理手册、24个工种岗位作业指导书,规范常见故障处理流程,提高标准化作业水平。
 
  西成高铁运营以来,西安局集团公司对涉及高坡运营的1280名人员进行了差异化专项培训,100%持证上岗,并按照总公司安排,对途经长大坡道区段的8个兄弟局集团公司的143名骨干师资力量进行培训,补强长大坡道旅客疏散和救援知识。
 
  瞄准西成高铁安全生产持续稳定这一目标,西安局集团公司将继续精心培植安全“常青树”,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安全管理体系中展示新作为。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